​第55章 皮特的信(一)

我必须再一次离去。

我一直在想“出埃及记”[i]中,上帝为使以色列人摆脱苦难,选择了由摩西带领他们逃离埃及的情节,对摩西和以色列人来说,这种逃离更像是另一种意义上的“引渡”,而对受难中的以色列人来说,他们在最初的犹疑中或许曾经动摇过,终在旷野中经过四十年的漂流之后,更加坚定了信奉上帝的信念,从而在思想和行为中更好地执行上帝“颁布”的“十诫”。

对于我这个没有信仰的人来说,也便没有了诫条的约束,很多年后,我才发现,只能沿着那些剥离和剥离不掉的记忆一次次地出走。但无论怎样的逃离,无论任何形式的引渡,它都或隐或显地在我肉体、感知和想象所能达到的地方存在着,就像一个永远摆脱不掉的契约……仿佛多年前与玛丽去湖边小屋的约定,早已烙印在我的大脑里,在一次次的远离又靠近中,我所能感知到的不仅仅是为了那个约定,更是为了这双脚。直到现在我也不知道玛丽在哪里,甚至分不清我是用脚等待,还是她用等走路[ii]。

也许我们的方式始终达不成默契。很多时候,我都以另一个特立独行的我作为标准,就像一直想要寻求属于自己的神话一样——那个逐日的夸父——当夸父的形象在我脑海中闪现的时候,我知道已经放弃了那个道德之上的另外一个自己。想象着某年的某一天,我会不会也像克鲁茨多夫[iii]一样,看到那个穿大衣的冷眼观望的年轻人?湖边只有他,就像第一次见到他时一样,年轻人以不变的姿态坐在支起的火堆旁,眼睛静默地看着焦急找寻儿子的克鲁茨多夫,“人可以设计一切”的信念终在儿子帕维尔因冰裂溺死而全然崩溃——因为克鲁茨多夫永远也计算不出供应处的热水泄到湖里的偶然因素。我同样理不清基斯洛夫斯基[iv]是想通过这个故事召示无神论者的皈依,还是探讨哲学命题的偶在性?但镜头中那个围火而坐的年轻人的眼神却始终无法从我脑海里抹弃……

这种莫名的孤独感让我想起电影《老无所依》[v]。当安东以一枚硬币作为决定老板生死的筹码时,我不由想起一开始卢埃林在对待美元的选择上,当他捡起一箱美元时,便决定了他成为追杀的目标,同样始终不愿放弃金钱的他最终也将走向死亡。在这里,选择成了该片显现的另外一个命题。

当杀手安东杀死卢埃林后,见到卢埃林的妻子卡拉,卡拉同样面对“正反”两面的选择,但她拒绝了,至此,无论卡拉、杀手还是警长贝尔都面临重新选择。一直调查此案的贝尔,因为始终找不到杀手,在和安东时近时远的追逃过程中,感到力不从心,他不得不对生命存在意义产生怀疑,对他来说,也同样面临重新选择的境地。就像电影《荒野生存》[vi]中的克里斯托弗,在父母的逼迫下完成学业之后,选择了通往心灵的自由之路——放弃了优越的工作,走近荒野,成为一个流浪者,并不断地在恶劣条件下谋求个体的生存,终在误食毒果后,躺在篷车里,望着窗外那一片自由的天空,静静地走进天堂……

我必须再一次离去。

在穿过隧道的时候,我发现一个巨大的火车站,很多火车道,却没有一列火车。那一刻,我还看到一张一闪而过的脸,那是一张白皙、有些稚嫩的脸,她留着披肩长发,绿色上衣映衬出头上金黄色的蝴蝶结。你?我的心一惊,等我转过头,将脸贴在玻璃窗上再看时,你早已没了踪影,火车也在那一刻停了下来。

我以为到站了,随着人流走下车的时候,才发现前面已经没有了火车道,周围看不到一个村庄,只是一片起伏不断的低矮荒丘,人们惊叫着,吵嚷着,但最终还是将行李搬了下来,似乎一火车的乘客全被扔在这里,我的耳边不停地回荡着扳道夫对要去T城的外国人X谈起F村时说的话:一列火车开往根本就无法通行的地段。那儿全是沙子。车轮一直被埋到车轴。旅客在车上就这么一块儿过了好多日子,不得不交谈点生活琐事,于是就产生了亲密的友谊。有些友情很快就变成了田园诗般的家庭。结果就出现了F村。[vii]

难道我真的进了F村?人在火车上,随着它的节奏缓缓前行,就像做一次远距离的漫步,不能不说是一种情调,但火车沿着它既定的轨迹向前行进,车上的人也只能循着它的轨迹行进,你不可能有别的选择,一张车票承载了你的一切——希望和想象。只要记得所要达到的目的地,你完全可以不管方向,不管它所经过的市镇、乡村,甚至是倏忽而过的风景,就像马格利特的画《时间的冻结》[viii]里的火车一样,从出发点抵达目的地,你所要做的和能做的就是花费你的时间。

我不知道是火车抛离了我,还是我被火车抛离了,我也分不清是不是真的来到了F村,或者自己原本就是那个外国游客X。无法抵达T城的恐惧感立时又被你的身影占据了,急切地在纷乱的人群中搜寻着你,可从头找到尾,也没看到你的影子。人群已经远去,消失在高岭背后,面对渐渐昏暗的茫茫荒野,我突然发现月亮早已升上天空,就像一个孤独的背景……沿着小路前行时,一棵粗大的槐树让我想起《两个男人共赏月》,我相信贝克特是看到这幅画才写出《等待戈多》的:“有一天,贝克特和朋友、戏剧学学者卢比-科恩在柏林国家美术馆一起欣赏卡斯帕-戴维-斐德里克的绘画作品《男女共赏月》之前,他的评论至今令人记忆犹新:‘你知道吗?这就是《等待戈多》的灵感来源。’他在说这句话的时候,心里所想的其实是一幅很相似的画,即藏于德累斯顿美术馆中的《两个男人共赏月》。这幅画是他于1937年前在德国研习艺术时看到的。斐德里克的画是贝克特在柏林席勒剧院执导《等待戈多》时的一个指导思想,贝克特想像中的最后场景应该是这样的:两位流浪汉,站在一棵光秃秃的树旁,明朗的夜空照出了他们的轮廓。他甚至把斐德里克的名字写在了导演札记上,相对的一页则是他对明月当空的这个场景所做的分析。”[ix]

我一直懒于记下这些感受,正如后来玛丽所说,我就像个流浪艺人,徘徊在梦想和现实之间,只是常常错过了去往天堂的路径,我知道这不是上帝驱逐了我,而是因为我自己。我几乎从不用意志驱逐懒惰,因而更多地放逐了自己[x]。

也许这种懒惰带给我的正是“被逐出天堂的滋味”,这种偶然得到的滋味,更让我感到彼岸中的天堂,或许在这种“双向互换”中,我体味到了现实存在中的偶在[xi]。它短暂得像一个梦,因为梦中可以完全剔除时间,我也常常沉浸在这种与存在相对的“偶在”之中,不愿走出来,偶有出口打开时,又想在既定思维之外找到第二、第三通道,但那些可能打开的通道因为我的惰性而关闭了,就像这一时刻的我,分不清自己是在梦中,还是在现实之中,我不知道该以时间为参照,还是时间以我为参照,仿佛我早被时间隔离在它所划定的空间之内,这时的我既是的时间的一部分,时间也成为我的一部分,我和时间完全融为一体,只是,在“飞矢不动”[xii]的悖论之下,我无从感受现在,当我去想“现在”时,它已悄然从我的身体里支走了时间。

[i] 见《圣经·旧约》。

[ii] 见《世界文学》2006年第2期,哈罗德·品特著 北塔译。

[iii] 见电影《十诫之第一诫生命无常》中的主人公,导演基斯洛夫斯基。另见《十诫——十个电影故事》,基斯洛夫斯基 皮斯维茨著 陈希米译,南海出版公司,2003年1月第1版。

[iv] 克日什托夫·基斯洛夫斯基(1941-1996),法国籍波兰电影导演、剧作家,主要作品《红白蓝》三部曲、《十诫》。

[v] 导演:伊桑·科恩 乔尔·科恩,编剧:乔尔·科恩 伊桑·科恩 考麦克·麦卡锡,上映日期:2007年。

[vi] 导演:西恩·潘,编剧:西恩·潘,上映日期:2007年。

[vii] 见《扳道夫》,胡安·何塞·阿雷奥拉著,陈光孚译。《外国现代派作品选C卷》袁可嘉 董衡巽 郑克鲁选编,北京燕山出版社,2006年2月第1版。

[viii] 见《魔幻超现实大师:马格利特》,何政广主编 张光琪撰文,P102,河北教育出版社,2005年5月第1版。

[ix] 见《贝克特肖像》,海恩斯 诺尔森著,王绍祥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5月第1版。

[x] 见《卡夫卡全集》第4卷,P3,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12月第2版。黎奇 赵登荣译。

[xi] 见《读书》,2008年第5期,《入思方式与话语方式》,作者陈家琪。

[xii] 见《数学大师》E·T·贝尔著,徐源译, P28,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4年12月第1版。

本书连载自免费原创小说网站”不可能的世界”www.8kana.com,中国最有爱的年轻小说网站!各大市场下载官方免费APP,享最快更新。


还没有书签
是否清空书签 清除 取消

  • 绿
  • A
  • A
  • A
  • A
  • A
  • A
帮助
举 报
请选择举报此信息的原因:
包含色情内容
包含赌博、欺骗信息
恶意辱骂他人
广告或其他有害内容
其它
其它举报原因:
0/20
确 定
举 报 理 由
请选择举报此信息的原因:请您选择举报原因
低俗媚俗
三观不正
淫秽色情
涉政涉黑
暴力血腥
人身攻击
抄袭灌水
违法信息
补充说明(选填):
对应章节:​第55章 皮特的信(一)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