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万灵寺

在豫章向北七八里的地界,有一座名山,名曰“万灵”,万灵山上草木旺盛,冬暖夏凉,奇珍异兽多不胜数,时常有樵夫放歌而来,猎户满载而归,此地万物生长,生机盎然,唯独山腰处的小庙宇瓦碎墙裂,寺庙住持及其弟子早起耕种,午后下山化斋来维持庙中生计。

一日,住持拿着瓦钵,行走在山道之上,行至山脚,忽见一个少年驾马而来,少年头戴小冠,腰间缚带,左侧佩戴着两把剑,一把短剑二尺有余,另一把短匕一尺不足,看见住持便勒住缰绳。

住持走上前,举着瓦钵,看着少年一语不发,少年见此情景,连忙下马,从怀中掏出一摞铜币,正要放在瓦钵里,住持却将瓦钵收回,一摞铜钱撒于泥地。

少年虽面有愠色,正欲发作,却见眼前这年过半百的僧人弯腰将铜钱一枚一枚拾起,又用手指捻去上面的泥沙还给少年,道:“这位施主,老僧终日游走于山间,不曾踏入市井,若收了这钱,恐怕会让我的弟子们动了凡心。施主若是发善心,给我一碗菜粥或一个素饼足以。”

听了这僧人的话,少年怒气全消,倒有些不好意思:“我出来只带了一些钱财,没有其他东西。不如你带我看看周围的山水,我再去你的庙里拜上一炷香,如何?”

僧人只是点头示意,走在前头,少年牵着马紧跟其后,两人信步山间,所到之处无不是一片山清水秀,鸟嘤泉鸣,少年心中一阵舒畅,问道:“有这样的好山好水,贵寺想必也是百年古寺了吧,为何您一把年纪还要出来化缘呢?”

住持走着,头也不回地答道:“佛门乃清修之地,香火旺盛与否,乃世人心中量尺,非佛门之人所求。”

两人一路从山脚走到半山腰,对途中所见的清泉古树,奇山怪石,少年饶有兴致而不断问其来由,住持则不紧不慢,娓娓道来,两人踱步山间,相谈甚欢。只是这僧人至始至终也没有过问少年的姓名,这让少年心中甚为好奇。

“难不成高僧早已知道我姓甚名谁?”少年终于忍不住问出口,“敢问高僧法号。”

住持捋了捋胡须,终于见他笑道:“年轻人,你驾马而去,有朝一日必定驾马而归。佛曰,一面之缘。有这一面之缘便够了,是否还能见面,就得看上天的安排了,又何必留下姓名。”

少年听了先是一惊,心中惭愧,随即大笑起来:“言之有理!”

山道渐渐开始颠簸,少年虽然步伐减缓,但心中愉悦,由人入佛,由佛入哲,几乎无话不谈。不知不觉便走到了寺庙大门,眼见这寺庙杂草丛生,墙皮已经开始脱落,屋檐上的瓦片已然不再整齐有序,少年心想,若是遇到强风暴雨,这庙宇恐怕就是一座危楼了。住持从容地将手中的瓦钵放下,将少年进入庙堂殿内,那少年环望四周,屋内却不像屋外那般破败,坐垫摆放整齐,香炉桌上干净整洁,尤其是身前这三尊石刻佛像,仿佛是刚刻出来一样。

住持走上前双手合十,鞠上一躬,嘴中呢喃:“阿弥陀佛。”回头对少年说:“敝寺地远人稀,众弟子都下山化缘去了,只有方丈深居庙中,终日诵经念佛,唯恐招呼不周,还请见笑。”

“不打紧,不打紧。这三座大佛倒是让谢某开了眼界,真乃万灵之汇聚。”少年从腰间掏出一块方寸大小的玉玦,继续说道:“这块玉玦乃是我的挚友所赠,今天我就献给佛祖,但愿能保我大晋江山万世长存,胡人永不来犯,否则。”他顿了顿,抬起头来看着佛像,信誓旦旦地说道:“我定杀尽之!”

住持一言不发,没有挽留那个少年,也没有回绝这块玉玦的意思,因为这是献给佛的,他只是目送少年牵马离去,直到踪影全无,才叹道:“阿弥陀佛。”

四天后,住持还在打点寺内事物,只听庙外马蹄声不断,不为所动,该诵经的诵经,该念佛的念佛。只听见门外有人大喊:“请问,贵寺住持在否?”住持这才回头一探,只见几十个壮年牵着马匹,护着马车正堵在寺庙门口,为首的那个人进门说道:“我谢弈家的家仆,今天特地奉我家少爷之命,送来小米白面。”

“请务必提贫僧谢过你家公子。”主持行了礼,打量这人的衣着的面向,问道:“这位施主似乎还有其他事?”

“不错。”谢家家仆还了礼,继续说道:“不过这两件事,少爷特地吩咐,这两件事必须要经住持允诺才可去办。”

“但说无妨。”

“这其一,少爷在城中点了三十个少壮工匠,想重新翻修贵寺。”家仆停顿一下,颇具风尘之气。“这二嘛,我家少爷特地题了块匾赠与贵寺。”

住持听罢正色道:“既然是友人相赠,怎能拒之。”当即允诺。

这三十个工匠倒是很有能力,仅一个月的时间便把寺庙上下除了那三尊佛像以外翻修至新。南北行人每路过此处必然入庙拜访,更有文人骚客在百米以外的地方便注意到寺庙上那块匾的字迹,那正是谢玄的手笔。吟诗作赋者不胜数,很快这座万灵寺的名气便被传开了。在豫章,下至黎明百姓,上至豫州太守都时常来参观。

可正如住持所说的那样,寒来暑往,天子更替,都再也没见到那位少年。

直至太和三年,晋中佛老清淡之说更盛,寺内供台上的红烛一直亮着,从不曾熄灭,或许真如佛老之说,万物有灵,这供台上的三尊佛像便是与万物之灵沟通的桥梁,无论阴晴寺庙的香火仍旧旺盛,善男信女络绎不绝。

秋后的日子,导致香客相较少了些许,住持便在庙门外思悟,忽然一个少年映入眼帘,此人眉宇之间散发出的英气不禁让住持想起了八年前的友人,奇怪的是,这人步伐沉重,杀气腾腾。住持见状上前问道:“施主仿佛有很沉重的心事?”

“是啊!”他不屑地扫了住持一眼。“如果说,佛杀了人,要怎样处置呢?”

此话一出口,引来周围香客的目光。

“他是谁啊?”众人小声议论着,“我在浔阳见过他,他是孟嘉的外孙,叫什么,什么,我听孟大人叫他元亮来着。”

“原来是权贵家的公子。”有人附和着。

住持听罢,面不改色,低着头说道:“佛不会杀人,只会渡人。”

元亮轻笑一声,一个箭步冲到殿内,指着佛像问道:“这座石头也要吃百姓种的蔬果吗?”

“阿弥陀佛!”住持连同几个弟子急忙跟了过来,弟子们碍于他腰间的佩剑,不敢轻举妄动,住持走进一步,说道:“此佛乃万灵心中化形,这些斋果乃万灵还愿。”

只听元亮冷哼一声:“答非所问!我从浔阳至豫章,行近百里,所见饿死骸骨不下十具,你们却拿粮食来供奉佛像。真可谓是百姓吃自己耕种出的果实,而佛神吃的确是百姓的血肉!”

“此乃人心之恶,非佛之过,施主……”住持话还未说完,只见元亮蓦地拔出利剑,纵身跃起,一剑斩在最中间的那尊佛像上,剑锋之利,手起剑落之间,佛像的手笔比斩下,掉落在庙殿之内。弟子见此情景,纷纷抄起短棍与他扭打起来。元亮连忙将剑收起,以剑鞘拒之。

住持却走向那块残手,将其抱起。“罪过,罪过!”突然,他站起身来,喝令道:“住手,让他走吧!”

“住持,可他……”众弟子纷纷劝住持不要放过元亮,住持却一挥手,“罢了罢了!佛能渡人,也能宽恕人。”

这话传入元亮耳里,大为不快,也只能作罢,在众弟子愤怒的目光下悻悻地走出了庙堂,孤身一人行至山顶,他看着苍天,内心如同天空上的云彩一样飘忽不定,五味陈杂。忽然他将佩剑猛然插在地里,跪倒在其面前,沉吟良久……

“父亲啊,你这么早离我而去,只留下这把剑,何为对,何为错,我又该去问谁呢?如今百姓哀怨,食不果腹而路死荒野,君臣一昧相信佛老之说,置苍生社稷而不顾,我到底该怎么做呢……”

元亮说着说着,不禁撑在地上开始放声大哭……

本书连载自免费原创小说网站”不可能的世界”www.8kana.com,中国最有爱的年轻小说网站!各大市场下载官方免费APP,享最快更新。


还没有书签
是否清空书签 清除 取消
  • 绿
  • A
  • A
  • A
  • A
  • A
  • A
帮助
举 报
请选择举报此信息的原因:
包含色情内容
包含赌博、欺骗信息
恶意辱骂他人
广告或其他有害内容
其它
其它举报原因:
0/20
确 定
举 报 理 由
请选择举报此信息的原因:请您选择举报原因
低俗媚俗
三观不正
淫秽色情
涉政涉黑
暴力血腥
人身攻击
抄袭灌水
违法信息
补充说明(选填):
对应章节:第一章 万灵寺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