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连载自免费原创小说网站”不可能的世界”www.8kana.com,中国最有爱的年轻小说网站!各大市场下载官方免费APP,享最快更新。
这个时辰,老方丈都会睁开双眼,习惯性得轻捻一把阴阳须。
如若往常,掸尘起身,剪烛添香。
这座百年来无一外人得进的人间极乐。
正殿供奉三尊琉璃金身,分别为:中尊娑婆世界教主释迦摩尼,左尊东方琉璃世界教主药师佛,右尊西方极乐教主阿弥陀佛。
三世佛旁各立两位菩萨像或坐骑像,独独右手边的阿弥陀佛,略显差异。
身旁依然耸立一尊大势至菩萨,双手合十,作紫金色,至于那本该的观世音菩萨像,则取而代之,见一截扎根佛地的数丈高木,周身华光涌现,朦胧间,光明微妙。
十年一日按律早课,雷打不动的老方丈,手执三根佛香,恭恭敬敬作揖连三,插香入鼎。
鼎炉佛烟袅袅,绕梁腾云而散。
老方丈坐南朝北,闭目养神。
“小师妹,二师弟走了,你修的天地禅能参到几分?”
大殿寂寥森森。
老方丈微微一笑,神色深陷追忆:“那年二师弟曾跟我一品天下,端得有趣,小师妹可想听听?”
佛坛之上,丈高玉木忽然无风而动。
老方丈笑容可掬:“那年南海论道,二师弟与我同行,见着三山五岳,各等能人辈出,我一个老瞎子,便是看不见也觉得气势磅礴,暗自欣喜,听完三场雄雄大讲,你二师兄意兴阑珊,附耳只说了十字………”
老方丈打了一面稽首:“你二师兄说,‘人言鬼语,皆是蛊惑众生’。”
“师兄愚昧,当时不解,只觉得各门各派微言大义,不能说字字珠玉,但也可长可短,摘撷可取,便问你二师兄,怎么成了人言鬼语,蛊惑众生。依你二师兄的性子,开讲之前,自然少不得一番指点江山挥斥方遒的作风,他言,今日来得江湖豪杰,放在当年悟道开讲,倒可听取一二,可如今,悟道却逆道,空泛无边,纵然其中真有几句值得品读,可一碗饭馊了,虽是那碗饭,还能吃,能品?”
“师兄虽看不见,一双耳朵这几十年下来却好使了不少,你二师兄一辈子没个正经,可这般“作模作样”的落拓,也比你喜怒形于色来得更少见,不等我出言安慰,那小猴子又是颜色一改,恢复本性,言语道:当今江湖,不懂之事实在太多。”
“一个双臂尽失的孤寡老夫,苦坐拜剑潭百年,竟悟得无上剑道,巍峨气象,一剑冲宿,在如今功法灵修盛极的世道,这个一辈子专心大乘剑道的老夫,堪称异类登极;至于三皇宗种了数十年春秋田的几个庄汉,一身本领几近通玄,也着实猜不透春秋田内到底是何玄机;清规戒律字字不忘天下男儿皆刍狗的齐天宫,三宫六院九府独画男子像,越画越昌盛;天下气数前后五百年,通透得却是个瞎眼老僧……”
忆往昔岁月,这个在外世曾一言一句,便被当世奉为圭臬的高僧,侃侃而谈,兴致高昂不绝。
“至于最后一句:‘人比佛难懂’,最是点睛。”
老方丈轻轻摩挲着手掌间,那被誉为“佛门第一至宝”的古佛陀念珠:“当年二师弟言明这“不懂”时,我便隐隐觉得或许这便是二师弟苦求的禅,显然二师弟自己也领悟到这点,我有意将天机命理之术说与他听,可二师弟却是执意不肯接受,这其中的禅学渊源,你我都懂,毕竟参禅,心无旁骛之下,明达天地,方是真正修禅。”
“又记师傅当年曾言,二师弟一生,有大道三千,逆世成佛的旷古修业,小师妹则是天地禅的不二传人,当年二师弟将我与前几位高人相列,师兄愧不敢当是真,受宠若惊也是真,深以为方丈一职,由二师弟或小师妹担当,慈悲寺才能真正顺势气运,薪火兴旺,最是真。”
老方丈笑容满怀,但皮囊下的落拓萧瑟,也几乎呼之欲出。
他额头微微一扬,也不知有意还是无意,那双已经失明数十年的双眼,望着佛坛上曾立下四十八宏愿,负责接引虔诚入驻西方极乐的阿弥陀佛。
佛身金光璀璨,恍若真佛降世。
但定睛一看,却发现金身之上,似乎有一道金泥脱落,宛如佛泪。
老方丈良久不语,脸上神情却陡然悲凉。
“二师弟终究是走了……”
那个打小只会躲在人后,哭哭啼啼:“师傅,小师妹她揍我;师傅,大师兄他揍我;大师兄小师妹,师傅他也揍我”的胆小二师弟,真的走了。
扛着慈悲寺千年兴旺,携着一道金泥,走得扬尘白马,意气风发。
江湖啊。
可是那腥风血雨,快意恩仇的江湖。
从小便只在这慈悲山上相花相树相佛相天道的二师弟,不知道扣了多少晚脚丫子,偷吃了多少遭佛食,才能下如此一个天大的决心。
老方丈脸色愈发悲戚:“只能做一个诵经念佛的老瞎子,百无一用。”
往日平静森森的大殿,这一刻骤然狂风。
“大师兄,你这双眼睛可是为天下人瞎的。”
老方丈双手作十,神色庄重,只是长诵:阿弥陀佛。
大殿梵音缭绕。
“‘不舍一切世间事成就出世间道,’大师兄何苦放不下。”
老方丈面容苦涩:“小师妹能放下?”
大殿寂寥。
双眼看不见却是世间看得最透的老方丈,独望楼阁穹顶,喃喃自语:
“天下人都放得下,唯有小师妹你才是真正放不下……”
“南无阿弥陀佛。”
…………
这一日,慈悲山上忽然佛音大作,声震四野,方圆百里疾风骤歇,只见金辉染遍周天,无数梵音落下穹顶,兀自在天地间飘摇,宛如天河灌顶。
百里之内,无数百姓只听得一阵黄钟大吕,充斥于乾坤方寸之间:
“西北有山,其名昆仑,天不容,地不受,日月不敢偷照耀,尔来天地不神圣,日月之光无正定,曾经神魔埋尽骨,此间枯绝两万年,但知西海为尾闾,是龙安身处……”
佛音盘旋数日才散,佛光涤荡百里才消,百姓沐浴神光,不仅顽疾尽去,而且人人面相清澈,内心一片空明,宛若新生。
此等奇观,遂引四海震惊,以为神迹!
已经久久消失于视野的人间绝域——昆仑,因此再度踏入世人眼帘。
一时之间,江湖风云剧动,庙堂玄刹,无一不大惊失色!
—————
—————
“师兄,师兄。”小和尚推开门。
禅房内的某僧身子恁得一抖,忙将手中某物藏好,怒道:“小德子不会先敲门啊。”
法号“圆德”,却被某僧笑称“小德子”的小和尚顿时满脸通红,唇齿相抵。
“师兄,能不能别叫我小德子啊,出家人有法号的。”
毫无师兄风范的某僧一愣,也顾不上好气,咳了咳嗓子,正襟危坐,伸手一招,小德子和尚就乖乖行至桌案旁。
桌案上,摆满了笔墨宣纸,佛经香烛。
小德子和尚微微一瞥,只见着宣纸上龙飞凤舞写了几个大字,真是好看。
不禁多看了两眼。
某僧一拍师弟脑门,怒道:“还看?”
小德子和尚忙回头。
露出一副云淡风轻高僧模样的某僧,微微笑道:“小德子,知道为何师兄这般叫你——亲切,别人想让我叫,我还不叫哩。”
小德子和尚扭着一张苦瓜脸,敢情是真极为排斥这个“亲切”的称呼,嘟着嘴轻声反驳道:“师兄,前几日我在藏经阁寻到一本野书,里面讲道什么小卓子啊,小桂子啊,都是对朝廷宦臣的称呼。”
“野书?”
不明重点的师兄眼前一亮,却作金刚怒目,嗔道:“好啊,小德子都敢看野书了,可知犯了何戒,该打。”
小德子和尚结结实实挨了一个栗子,眼泪簌簌欲滴,道:“师兄,我就看了一点,方丈说过,一旦发现野书,就应该立刻丢掉,我已经丢到后山去了。”
什么,丢了!
师兄笑容满面,摸了摸小和尚的锃亮脑袋,点了点头:“很好,出家人六根清净,佛经明心,野书容易乱性,特别看到一些不好的东西,有伤修行。”
小和尚猛点头,破涕为笑。
“不过光扔了还不行,要是被你的师兄师弟看到,说不准又拿回来看了,告诉师兄,你扔后山哪了,师兄去看看,好渡了这本野书。”
涉世未深的小和尚没曾多想,立刻交代了地点。
只见某僧箭梭一般冲出禅房。
小德子和尚刚想喊道:“师兄,方丈叫你去用膳。”
哪还见得到踪影。
小和尚揉了揉挺翘的鼻子,突然笑得璀璨。
常听方丈说:“见人见佛,佛自在世中。”
这个刚来寺中不久的年轻师兄,咋看着就像一座活菩萨哩。
微微转身,宣纸铺张。
上飞八字!
小和尚没看懂,口上却依着念叨:
“我有一禅,名为不懂。”
PS:照理说,这一章应该是楔子之类的存在,可大家都有个直接跳过“楔子”的阅读习惯,所以思来想去,就把第一章给了它,原因很简单,它很重要,重要到必须让人看到,所以请原谅一个新人的鲁莽和冲动,我想写的这个故事,每一点都是血肉,这一章是根基,有了它,才算整体。
谢谢——抱歉——投票——感激。
PS:开始吧,全书150万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