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连载自免费原创小说网站”不可能的世界”www.8kana.com,中国最有爱的年轻小说网站!各大市场下载官方免费APP,享最快更新。
三百年前,极尽辉煌的周王朝走到了尽头,冉冉狼烟在大地上此起彼伏,神州大地迎来了漫长的战国时代。
各方诸侯纷纷改立王庭,欲要上京制霸的野心昭然若揭,天下英雄次第登场,于寒风中拔剑而起,纵横于诸国之间。
身着铁甲的武士于沉默中拔出刀剑,在仇恨与生存的鞭策下竖起战旗,如钢铁的洪流般席卷大地,硝烟飘到了遥远的尽头。
这种民生疾苦,不知春秋的生活如同黑夜一般持续了百年之久,终于,一个人的出现照亮了这漫漫长夜。
这个结束了乱世的男人就是————唐王,李凌轩。
唐国本是中原小国,国土狭长,北有草原蛮族威胁,南有百越羌族觊觎,又是处于各大诸侯国之间,处境异常艰难。
李凌轩即位后,整顿吏制,变法维新,励精图治,一扫唐国积弱之态。于蜀中玄门,“剑阁”九龙台铸帝剑“定光”,次年挥师东进,三个月横扫邻国,加入到了逐鹿中原的霸权角逐中。
当天下听到到唐国这头的猛虎咆哮声时,已经为时太晚,这个原本偏安一隅的中原小国,在唐王李凌轩的率领下,以气吞八荒之势,三年内连破两国,因治民仁善,所破之城百姓夹道相迎,人民莫不宾服。
诸侯惶恐,但对于唐国的崛起却又无可奈何,几番交战无果,最终只能尊唐王李凌轩为诸国霸主。
次年,唐王李凌轩称帝,史称承元之治。
各方诸侯或是缔约结盟,或是俯首称臣,乱世以一种微妙的平衡终结,岁月悠悠,三百年匆匆而过。
————————
弘化十七年 长安 秋末
雨后的长安城,空气格外的清新,但在这秋冬相交的时节里,却是显得有些凉了。石板路上残留着几处清浅的水洼,倒映着青濛濛的天空。
一群学子自国子监鱼贯而出,三五成群,或是去靖善坊的寺观看书论道,或是去西市的酒楼上相聚寻欢,顷刻间,数百学子就走得干干净净。
待得人群散尽了,一名少年才缓缓踱步而出。
这少年相貌清秀,身着一袭月白色的广袖长衫,外罩一件青色的披风,发束纶巾,温文儒雅,颇有谢风余韵。
他逐级而下,走到路边,小厮恭敬的把马牵了过来,拱手道:“顾公子,您的马。”
那是一匹照夜狮子白,罕见的西凉好马,通体雪白,没有一根杂毛,体型高大壮硕,没有一丝肥膘,极为神骏,成年后,可日行千里。
顾茗瞻点点头,微笑着伸手拍了拍马脖子,抚摸着马儿的鬃毛,照夜白亲昵的偏头蹭了蹭他的脸,然后不断地嗅着顾茗瞻的手,舔着顾茗瞻的掌心,似乎是在找吃的。
“你这厮,倒真是个馋鬼。”顾茗瞻笑着敲了敲照夜白的大脑袋,照夜白小声的呜咽几声,满是委屈。
“好了,飞雪,少不了你的。”
“唏律律。”
像是明白了顾茗瞻的话,照夜白欢快的叫了起来。
就在顾茗瞻要翻身上马时,忽然听见身后远远的传来了呼声。
“茗瞻,等等我。”
顾茗瞻转身一看,一名相貌英武的少年正快步赶来。
那少年身形高挑,身着一袭玄色长衫,外罩一件做工考究的蜀锦披风,分明是宽衣大袖,穿在他身上,却显得英气勃发。
来人是顾茗瞻的发小好友,杨思茂。
杨思茂步履匆匆,带起衣摆起伏,像是踏着一团翻腾的墨云。快步走到顾茗瞻的近前,颇为眼馋的看了几眼照夜白,杨思茂好武事,善骑射,更喜爱好马。
他对顾茗瞻的这匹照夜狮子白可是眼馋了好久,曾数次提出又东西交换,有一次,甚至提出拿十匹大宛良驹交换。可飞雪是顾茗瞻的父亲在他十四岁生辰的时候送他的礼物,对顾茗瞻意义深重。所以对于杨思茂的请求,都拒绝了,杨思茂知晓因由,但还是对飞雪恋恋不忘。
顾茗瞻一看杨思茂那眼神,就知道他心中又起了那心思,不动声色的上前一步,挡住了杨思茂的视线,道:“思茅,唤我何事?”
杨思茂恋恋不舍的收回目光,道:“茗瞻,今日慈恩寺有杜和学士讲学,不如一同前去游览一番如何?”
“杜学士今日讲经么?”顾茗瞻略微沉吟。
杜和乃当朝翰林学士,是当世的经学大师,久负盛名,他开学讲经,一向是座无虚席。去听听是不错,但杨思茂一向热衷武事,流连青楼酒坊,好学那名士风流,何时对经学如此感兴趣。
念及此处,顾茗瞻似笑非笑的看着杨思茂,道:“思茅,可真是要去听杜先生讲学?”
杨思茂见状嘿嘿一笑,左右瞧了瞧,见四下无人,一把搂住顾茗瞻的肩膀,小声道:“子善今日上酒楼做东,邀你我一同前去庆祝。”
“庆祝何事啊?”果然有蹊跷,但听到庆祝,顾茗瞻不免有些好奇。
“前日宫中传出捷报,北征大军落叶原大胜,苏帅率军大破匈奴,斩敌过三万。”杨思茂一阵神往。
北征大捷!顾茗瞻闻言心中也一阵欣喜。
夏满时节起,关中遭逢大旱,秋收时损失惨重,几乎是颗粒无收。流民四起,不时有小股暴动。
北方南匈奴趁机南下袭扰,劫掠边镇商旅,数次攻打萧关,南方陈赵二国也是蠢蠢欲动,小动作不断,更是加剧局势的恶化。
九月末,陛下挥军十五万,弹压制敌,出征以来,终于传来捷报。大军出征时,杨思茂当时就欲往投军,可老杨家陇右这一房,传到这一代,就他这一根独苗,杨夫人一哭二闹三上吊,死活不依,杨思茂最终还是只能作罢。
顾茗瞻笑道:“北征大捷,想来陆大哥肯定立下了不少功勋。”
顾茗瞻口中的陆大哥是两人的同窗好友,年长他们几岁,其父是军中将领,此次北征,投军做了果毅校尉,独领一部兵马,让杨思茂好生羡慕。
“是啊,陆大哥肯定立下了不少战功。”杨思茂点点头,语气中带着一丝羡慕。
“思茅,等你在年长几岁,也有机会的,那时候杨世叔肯定也会让你去的。”顾茗瞻安慰道。
杨思茂闻言撇嘴道:“哪有那么多仗打?”
顾茗瞻闻言一笑,不作回答,转而问道:“子善他们定在哪家酒楼?”
杨思茂闻言低头摸了摸鼻翼,却不说话了。
顾茗瞻见状,好奇的问道:“怎么了,是哪家酒楼啊?”
杨思茂却还是不说,这下顾茗瞻好奇了起来,再三追问下,杨思茂终于开口交代了。
“红袖招。”
“什么!红袖招?”闻言顾茗瞻惊讶的叫了出来。
红袖招是长安平康坊里最有名的歌舞坊,所谓妓女,而是身怀技艺之人。青楼,也并非是肮脏龌龊的地方,而是雅流文人的聚集地,其中的关系,也是情投意合,才会招你做入幕之宾。
其实也就是瞧得上与否的问题。
似那种出卖身体的女人,乃是娼。
可是说难听点,这青楼,所谓最好,不过是档次高一点的而已。
王权富贵,真要怎么样,一个艺伎,如何又逃脱得了。
“你小声点。”杨思茂连忙捂住顾茗瞻的嘴巴。
顾茗瞻打掉他的手,哭笑不得,道:“你们还真会选地方,思茅,我是决计是不会去的,你们自便吧。”
笑话,顾茗瞻的父亲顾世安是当朝大员,官拜尚书右丞,母亲是范阳卢氏女,可谓是一等一的世家。他如今年方十五,还未及冠,就敢去这种地方,名士风流倒是有了,但父亲乃士林清流,依着顾世安的性格脾气,这个年,估计就得准备躺在床上过了。
非揍死他不可!
“唉唉,听我说完啊。”杨思茂见顾茗瞻准备牵马离去,连忙拦住了他。
“红袖招今日请了云大家,要知道云大家是宫中乐师,琴乐双绝,可是难得一见啊。”杨思茂抓住顾茗瞻的手,对他可劲儿的挑眉。
顾茗瞻心中一阵无语,心说你老子鸿胪寺卿那一套的调调,你倒真学到了啊。
叹了口气,顾茗瞻苦笑道:“算了吧,今日我要温习《学而·为政篇》,明日先生还要考校呢。”
说罢,不等杨思茂回答,抽出手臂,顾茗瞻逃似的离开了。
婉拒了杨思茂的相邀宴饮,顾茗瞻打马从务本坊悠哉悠哉离开了。出了务本坊,转到朱雀大街,顾茗瞻放慢了速度,朱雀大街禁止纵马奔行,此为皇律禁令。
主掌京城治安的长安令,是中山张氏子弟的“张黑子”,此人素有贤名,铁面无私,触法者连王孙世子都照揍不误。虽然顾茗瞻身份不低,但自认不比那王孙世子,自然是低调的好。
朱雀大街宽逾百米,平日里商旅往来,小贩叫卖,人声喧哗,热闹无比。但自从关中大旱,流民四起,长安城里就冷清了许多。
路边的槐树枯黄了大半,在秋风中瑟瑟发抖,几片枯叶被风吹落,落在地上,被行色匆匆的路人踩碎。
顾茗瞻勒缰立马,遥望这远方的明德门,雄关漫道,白雾催城。秋风中,长安城里的亭台楼阁在雾中若隐若现,显现出一番别样的景象。
虽然是冷清了许多,但长安依旧繁华,至少那朱雀大街林立的商铺酒楼,依旧热闹非凡。
顾茗瞻原本是有心上酒楼吃上一壶三勒浆暖暖身子,但调转马头时,忽然看到了坊间的小巷口,顾茗瞻一怔,勒马停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