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连载自免费原创小说网站”不可能的世界”www.8kana.com,中国最有爱的年轻小说网站!各大市场下载官方免费APP,享最快更新。
在看守所的第三天我母亲来看过我一次,看的出她的面容十分的憔悴,我们娘俩互相安慰着,我打趣的对母亲说:看守所里的生活其实并不像香港电影监狱风云演的那么黑暗,今天晚上还组织我们收看奥运会开幕式呢,未来的一周我就在给中国奥运健儿的加油和呐喊助威声中渡过了,这也算我关心祖国的体育事业了。我让母亲放心,七天时间一转眼就过去了。而母亲只是满怀心事的点着头。其实社会发展到今天一切都趋于正规化合理化,看守所里也不例外,除了里面的人不能自由进出外,一切和朝九晚五的上班族也没啥区别,而且生活没准更规律和健康也说不定,伙食也不像外面传言的那么差。现在的看守所、监狱、少管所这种机构都是和外面的工厂有合作的,接活回来让关在里面的人干,劳动改造嘛,活着就要创造价值啊。感觉上有点像过去知青下乡赚工分差不多的意思。关押犯人的房间也是有区别的,重刑犯关大号,其它人关小号,还有几间特号。像我这种呆不了几天就走了的,只要你不闹事,服从组织纪律和管理,管教都懒的理你。甚至不会给你安排太多太重的活,也不让你去参加劳动生产。本来呢每个房间里的人一周七天轮换值日,李四平早和我同屋的人打好招呼了不让我受累,但我每天还是抢着早晚各打扫一遍房间的卫生,连扫带擦,搞得同屋的人都很不好意思,吃饭的时候见我不爱吃青菜,一人一筷子把菜夹都走了,又一人一筷子给我夹回来块肉,其实我知道他们是惧怕李四平的淫威,不过我心里还是很感谢李四平的。
在看守所的这段时间里除了观看奥运会是最大的娱乐外,在有就是故事会了。故名思议就是讲故事,起初我也觉得不会有什么意思,但是听了两次我就发现这些来自社会各阶层有不同背景的人讲的五花八门的内容还真是挺吸引人的。甚至还有人专门搞长篇连播,每期20分钟,气氛堪比评书大观园。有时候讲的热闹了,管教也靠边倚着墙听一听。现在正在讲故事的这个人讲刘喜成,是个外来务工人员,在工地干活本来就很不容易,包工头还三番五次克扣工钱,他一怒之下把人给打进医院去了。据他讲在来长春务工之前,他老家所在的双辽市卧虎镇佐岭村,村里的挖沙厂总是能挖出一些瓶瓶罐罐的瓷器碎片,起初谁也没当回事,后来有一次正常作业的时候,无意间挖出了一道被掩埋在地下的巨大石门,村里汇报上去后,没多久市里就派来了考古所的专家,专家来看了就说这是一座规模很大的北魏时期——鲜卑的贵族墓葬群。而那道石门是墓穴的封门,里面就是墓道,后来市里的大队人马开到了,第一天发掘的时候村里好多人都去围观,刘喜成也在其中,可能是为了最大限度的保护好古墓的完整性,当天进度很慢,搞到太阳下山才把西北角的一块区域像揭膏药一样揭开,听现场工作的人员说是个陪葬坑,里面放的都是墓主人生前使用的物品一类的东西,看着那些深埋地下的古物重见天日,刘喜成心想这要是自己能得着一两件没准就能一跃而富了。晚上吃饭的时候家里没酱了(大家都知道东北人爱吃蘸酱菜),就琢磨着到隔壁王二东家借一碗,东北农村家家都一墙之隔,刘喜成踩着梯子就爬上了墙头,喊了两声不见人,但屋里的灯是亮着的人证明人肯定在哪干活呢,觉的自己在爬下去绕着走前门有点麻烦,反正王二东家也有梯子,所以打着手电筒顺着梯子就下到了王二东家的院子里,隔着窗户看了看屋里没人,刘喜成正好奇这家人上哪去了?忽然听到院里角落黑暗处有锹镐和动土的声音。刘喜成纳闷这大黑天的老王家是挖啥呢?在说摸着黑也不好干活啊,凑上前去才发现声音来自王家的大菜窖,这王二东家在农村是搞蔬菜大棚的,为了储菜方便所以在自家的院子挖了个很大的菜窖,因为刘喜成转过年来也有打算干蔬菜大棚,所以就没喊,下了菜窖准备参观一下以便回头自己也照着弄。顺着昏黄的灯光刘喜成一路摸进来,没看到王二东而是看到地面上堆了挺大一堆土还有砖,刘喜成琢磨这黑灯瞎火是挖啥呢,走过去一看才觉得不对劲,因为散落在地上的青砖上明显和今天白天自己在古墓挖掘现场看到的是一样的,白天的时候他还特意蹲在地垅沟上近距离看过这种青砖上的花纹,当时他还感叹了一下古人的智慧,不知道多少年了这砖看着成色还是那么好那么结实。他冲着地洞里喊了两声,才见到王二东灰头土脸的从地洞里爬出来,刘喜成就问道:二东这大晚上的你干啥呢?王二东起初还支支吾吾东拉西扯,可刘喜也不是傻子知道这事十之八九是和古墓有关,就威胁说要去报告。他这么一说王二东也就不得不说实话了,这王二东父母都不在世了,又是个单身汉,虽说是村里出了名的三棍子打不出一个闷屁的人,但是干庄家活却是把好手,他家的菜窖不久前因为年久失修渗水了,一到下雨天就变成水帘洞,地面也变的泥泞不堪,所以王二东就想着农忙之前抓紧翻修一下,他拉来一车砖,想着把地面平整后铺上砖,他一天干一点一天干一点,直到一天前他在平地的时候,发现一铁锹下去竟然是硬的,起初他也没在意以为是挖到石头了什么的,就想把石头挖出来,谁知道挖了两锹竟然没找到这块石头的缝,他琢磨着这石头估计不小,回头挖出来可以压咸菜,一路挖了下去谁知道竟然露出了一层青砖的表面,他又往周围扩大了挖掘面积,竟然也是同样的青砖,他一时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不过当天天色已晚,那青砖又严丝合缝看上去不那么容易撬动,所以他就放着没管,今天考古所挖掘古墓的时候他也在现场,他一眼就看出那青砖竟然和自家地窖里的青砖是同样的,这个时候再傻的人也猜到了,肯定是自己家在地窖和古墓群连着呢。别看王二东平时蔫了吧叽的,可他不傻,前两天电视放鉴宝节目他看过,一只瓷碗专家给估价就二十来万,如果自己神不知鬼不觉的进去淘出几件值钱的东西,这破家回头也不要了,到南方去把东西一卖,改头换面过富人的生活多好啊。想到这里王二东简直觉的这就是天赐良机啊!俗话说的好,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王二东打定主意晚上回家就动手。费尽九牛二虎之力,锹镐开山锤齐上折腾了快一个小时,才终于在地面上开出了一个井盖大小的洞口,也不知道古人当时是使用了什么特殊配方,总之这青砖是坚固无比。
王二东顺着洞口往里头来回照了照,发现这是条甬道而且还有一定的高度,刚好翻修地窖的时候彻顶棚用的梯子就在旁边,他把梯子顺下去一看高度正合适,谁知才下去就听见刘喜成喊他,这才不得不爬上来,王二东和刘喜成摊完牌,就道:大成哥你要去报告大家鸡飞蛋打啥好处也捞不着,这古墓里肯定有的是好东西,我二东也不是吃独食的人,要不咱哥俩就一起发了这笔这天上掉下来的横财。刘喜成也被王二东说心眼活范了,不得不说酒色红人面,财帛动人心,古往今来皆是如此。二人一拍即合,拿上锹镐就下了甬道,据刘喜成回忆那甬道也就一百多米,前后都有门应该是连接两个墓室之间的通道,能感觉到空气在流动所以多少有点阴风阵阵的感觉。拿手电筒一照之一下发现墙两侧都有人形的蜡烛台(灯俑),刘喜成本想拿出随身抽烟的打火机试试看能不能点燃,谁知刚靠近那灯芯竟然扑闪了两下自己亮了起来?!这一下可把二人吓得不轻!只听过烟炮鬼吹灯,不知道还有鬼点灯这个说法啊?!现场气氛诡异之极!实际上他们不知道最早在《史记·秦始皇本纪》和《太平御览·火部三·灯》引注《三秦记》二书中就有关于秦人以鲸鱼油膏这种燃料做灯油的记录。鲸生活在深海,其身体需要抵抗极高的压强,所以鲸膏燃点极低。而在《史记》中更是有记载古人早就掌握了传感器这一技术,就好像我们去卫生间方便完了,一离开自动就会冲水一样,那是光敏的红外线传感器,除此之外热力声光电都可以做为传感器来应用。刚才墙上的灯俑忽然亮起来是因为王二东在自家地窖里开了个洞,经过刚才一段时间,甬道里的氧气流通恢复顺畅,而刘喜成靠近灯俑准备点火的时候一呼一吸之间产生了氧气和灯芯的特殊材质产生磨擦,这才使灯俑亮了起来。其于关于古墓中长明灯的说法,一直亮着肯定不靠谱,燃点多低的燃料也够呛能烧到现在,因为你墓门一关闭氧气不够灯自然就要熄灭,所以余以为古人在处理这个问题的时候肯定想到了将燃料+传感器二者结合起来的办法,无论如何二人站在原地连大气都不敢喘一下,过了一会看没什么动静,这时甬道也亮起来了,要不说从古至今人类都趋光呢,有光就有温暖和安全感,二人心里这才踏实起来。
二人一商量,妹妹你大胆的往前走莫回呀头,决定先去前方的墓室一探就竟,这二人也是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壮起胆子就一路摸了过去。墙的两侧有壁画,画中的人物和穿戴带有鲜明的少数民族色彩,虽然难逃岁月的侵蚀已经斑驳脱落,但是免强还可以看的出来画中描绘的有打猎的、有身穿官履华服的、有高堂之上饮酒作乐的、有跪拜朝见的等等场景,但不管是哪一个场景都会出一个旗号就是“元”(元姓是鲜卑第一贵姓门望最高,实际上就是拓跋的汉姓,和清朝爱新觉罗汉姓为金是一样的)。话说这种地和盗墓都是土里刨食的勾当,这二人也是一力降十会,胆大鬼神惧。到了甬道的尽头拧亮手电一照,发现那是一道拱形门,二人壮着胆子用手电往门里照了照,一看之下心脏立马变身成为16缸、4涡轮增压器、8.0排量,心跳0-100加速也就用了2.5秒!请求起飞,魂飞天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