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端 贤者之城 艺术工坊 天下布武 暴风酒馆 新的冒险

于禁

重军纪,最威严,是曹操所有的将领中唯一的假节钺之人。

本角色由 士界 创作:
0 1
  • 别:
  • 型: 黑发型
  • 族: 普通人
  • 高: 187
  • 型: 正常人
  • 色: 黄种人
资料一

属性:秩序·中庸

时代:东汉末年——三国·魏

地域:中国

正史推荐阅读:《三国志·魏书·张乐于张徐传》

三国时期,治军最严,最令人生畏的将军。

资料二

于禁最早追随鲍信,鲍信和曹操一向交好,曹操初期得到其诸多帮助才立于乱世。

后来鲍信死了,于禁率鲍信的军队投靠王朗,王朗又向曹操推荐了于禁。

于禁凭借其无与伦比的军事才能多次立下战功,曹操深以为依仗。

其作战临危不乱,军队里要求绝对以优先纪律,屡次助曹操化险为夷。

曹操称赞他“虽古名将,何以加之”。

并且于禁也是一个法大于天的人物,其毫无人情的做法很难得到将士的爱戴。

另有评价:于禁最识大体,只为国家争胜负,不为一身辨曲直,真良将也。

资料三

于禁可谓当时曹军最为可怕的将军,张辽尚且次之。

曹操唯独授予他节钺彰显其显著的地位,此刻的于禁正是人生巅峰。

如果他的人生止步于此,那么或将成为武庙的又一位,但是,其晚年,最为后人诟病的战役。

正史中,当时关羽带兵北上,直取许昌,势不可挡,曹仁被迫坚守樊城。

曹操为解其围,让于禁、庞德带七支北方雄猛之士,对抗关羽。

败了,没有借口,投降,已是事实。

一代名将,威名扫地。

荆州大牢,流转东吴而被侮辱,最后回到魏国,那一年的于禁,须发变得花白。

最终被曹丕羞辱,抑郁而终。


资料四

本作里,于禁没有投降,在部下的鼓励下,率军与关羽想斗。

(很喜欢真三7里面,那篇于禁和曹仁汇合,合力击退关羽的假想剧情)

司马懿和蒋济一起上书称此战乃是天灾所致,于禁不堪全责。

但是,一代名将为何投降,终究成为了后人争论的话题。

是老了而动摇?还是为了保住麾下将士?还是为了让七军作为关羽军的累赘,以此拖垮关羽?

无从而知。

我们角色问答里询问的,也并非正史的于禁。

某个皇帝似乎在另个时空说过:“叛徒居然会来祭拜原来的君主,你是来向已故的父王祈求为你恢复名誉吗?——于禁,(这些年)辛苦你了,朕代父王向你道谢。”

资料五

无双之力:

“严整万军”

类型:召唤术,物理攻击

听命于禁的士兵数量越多,纪律越严明,那么发挥的力量就越大。

常规打法,是通过将“士气”转化为光刃攻击。

而最大解放,则能够将故去的同阵营士兵短暂地从地府带回来,这招用了,基本也就该去地府了。

角色问答

“于将军当时有没有想过留在吴蜀?”

“我是魏王的将军,哪怕因此受辱,也要回到魏王的面前。”

“如果能够前往正史,你会制止自己的失误吗?”

“会,现在看来,当时还有很多办法击破关羽,但是我确实就跟罾口之鱼一样,没有察觉周遭的危险导致了失败。战败,那么将领必须承担所有责任。”

“那么······(投降)原因?”

“军队没有纪律,无法征战,无法凝聚,无法在战场上活下来,士兵们的死去,身为将领的我,也必须承担责任。他们也有家人,也有想要去做的事情,而我却要指挥他们去死。全军覆没,我真的不想看到那样的局面。”

“那么对现在世界的看法?”

“打仗不是儿戏,有些国家的军队素质真的配不上那么大的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