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居家缸里有大鲲

“您看路上这些恋侣,那一对在报亭后板着脸站了一个多小时,您看那儿,女人在给男人抹眼泪,还有刚刚走过的这对,男的人高马大一脸得意,女的娇小玲珑却苦着脸,可能正是因为他们距离大了些,男人一点也没意识到自己的女朋友正为某事而不高兴。”他笑,转着手里的纸杯垫。“光这一条街上,我们常见得着的恋侣,多是面挂‘互有亏欠’,不常见到的是‘心安理得’,所以爱情对我来说,真是浪费时间又折磨人的空幻东西。”

他摇摇头,喝了口薄荷冰水。又说:“您这三番两次的来找我,让我很惶恐也很感激,我感谢您的抬爱,但是报歉,我不得不再一次拒绝您,我不能娶您的女儿,包括不能同她成为朋友。”

“我……”他嗫喏着。“绝不像您以为的多么理想。”

“隐疾吗?暗毛病?心理问题?”我一连说了三个唐突的问题,但以我五十多的年纪,在一个小年青面前,也什么啥好掩喻的。

我的面部微微抽搐,今早我刚拔去口中第四颗牙,麻药使我的下嘴唇完全失去知觉,我没有照镜子,但我知道此时我的脸一定看上去更瘪,如我这样没有姿色枯黄的老太太,任凭磨破嘴皮(当然现在破了也不会疼。)绝不能让他相信,我会有怎样美丽动人的女儿吧。

我叹了口气,我甚至连一张照片都没有拿来过。

他被我的问题弄懵了,半晌没有回答,但他一直维持着那张令人舒服的笑脸。

然后他说:“阿姨,您是知道的,我也不止说过一次,我很喜欢和您聊天,有一种相交如故的感觉。”

有吗?真的有吗?我怀疑,因为大多数时候,我们只是在饮料喝到一半就散场了,之前常发生的,也是沉默与各自的小动作,并且常是我在聆听,而他也会胡乱的说起分析一些东西。

我想我真是老糊涂了,糊涂到把自己还当成一个思春的少女,怀着冲动和憧憬,去勾手思念他的表情。

我有些不好意思了,用塑料勺捣碎杯里的柠檬片。

但他还在说什么,“……我觉得有些事,或许可以同您说一说,您记得我告诉过您,我无父无母也没有几个朋友,有些事发生后,我就会把它们一直藏在心里,我怕轻易说出来又没有人理解,他们还会当我发疯了。”

“所以我想借这个契机,借今天我和阿姨能坐在这间咖啡吧里,在这么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这一段缘分,我要告诉您一些事情,一些在我心头从没有抹去的记忆。”

“好吧,孩子,但请先把你的烟给我一根。”我指了指他搁在桌上的大卫·杜夫。

“行,如果这让您感觉愉快。”他随和得将烟推过来。

我点着火,让嘴唇时刻含住点东西,让我感觉到它还在那里,否则万一它失控的颤抖起来,我也不会知道。

我点了点头。“好了,可以开始了,小伙子。”

他笑,因为我一直在换着称呼,年青人,孩子,小伙子。

但其实我知道他的名字,却从没有叫过,好像那样并不能显得我们过从甚密。

他换了次交搁的双腿,让自己坐的舒服些。

然后开始了一场回忆。

其实我希望他可以躺在我的面前,那时我的眼神会更专注,像个四平八稳的心理医师。

可我一把年纪了,做什么都不成,现在我只相信自己在这么个暖融融的春天午后,不会听着听着就睡过去。

好在他对我有很大的吸引力,磁性。

他只是沉默,我都甜蜜。

“那么……要从哪里说起呢?其实这一切最开始的时候,我也不过是听说吧。”

……

年青男子的叙述。

在那一片平房大院里,住着的差不多都是一个厂区的职工。

有一户葛姓的普通人家,丈夫木讷老实,妻子则是个喜怒不形于色的人,用现在的话来讲,叫作阴沉。他们有个五岁的女儿,一家人住在大院右进的最里厢。

女儿叫葛国庆,因为她是在国庆节那天出生,整个大院里有四个孩子同名,在那个时代,谁都明白这是个光荣又辉煌的名字。

如党生,红旗,爱国……这些小孩常在一起玩,每到傍晚,父母喊他们回家吃饭时一个一个都理直气壮的,相反那些还在叫招弟和小妹的孩子往往会抬不起头来。

当然,我要同您说的并不是那个时代,那些您一定比我更了解。

其实我要说的主角已经出现了,她就是那个五岁的女孩子,小名叫庆庆,扎两个羊角辫,大眼睛总是水汪汪的,嘴很甜,喜欢在院门外站着等父母下班,看到邻居就一个一个喊,叔叔、伯伯、阿姨、婶婶……

照理说,她应该很讨人喜欢。

但是大人们却全都恨不能绕着道走,避开她。

到最后,连孩子都不让跟她一起玩了。

她的父母也有考虑过搬家,但又不知道搬到哪里去,于是按兵不动。

您一定很奇怪吧,您会想或许是这孩子面容可憎?

一点不是,庆庆有着粉扑扑的脸蛋,瓷娃娃一样的可爱,路过的陌生人看见她,都会停下脚步抱上一抱,把她那红酥脸颊捏上一捏。

她也不是坏孩子,一个五岁大的女孩儿能有什么心计呢?

大院的人不喜欢她,是因为这孩子自五岁那年起,一到夜里睡着了就会梦游,白天绝不会,可晚上就必然如此,屡试不爽。

只要是她梦游跑了出去,便会抠下墙壁上的白灰块去画画,她不是在别的什么地方画,而是专在人家的门板上、水缸上、青石地阶上信手涂鸦。

最邪门的是有次,那户人家清早打开门,赫然发现一张血图,一旁的矮篱笆下则是隔夜被黄鼠狼咬死的母鸡,她就是蘸着鸡血画的。

一个睡梦中才五岁的孩子。

人们既然无法视之为恶作剧,便只能视之为妖邪,他们向厂区干部汇报,却被领导当成有思想问题。厂办主任剔着牙道:“这是什么年代了!还妖邪!我看你们才中了邪!”

这件事,领导根本不愿管,也不想管。

一个梦游的孩子能翻得了天去,相反领导还叮嘱大院的人们,不要在夜晚惊吓到庆庆,因为梦游者会被吓死。

领导自忖有知识,连人们报上来的事件听也懒得听。

他们说的难道可信吗?庆庆根本就不懂得什么叫绘画,她的全部作品,不过是圆圈、三角、正方这些几何图形拼就出来的抽象图。

只有大院的人才了解,被她画过的人家,事无俱细,但必然有事。

渐渐就有人开始琢磨她的画了,什么四脚朝天的小猫,什么米缸里钻出了蛇,两个打架的小人,孕妇摔跤……

渐渐更有人以研究此为乐趣,揣测与守候着,被画的人家是否出现相同的事件。

于是王家养的猫被毒死了,李家伯伯被蛇吓的摔倒,张家夫妻掐架,还有孙家怀胎七月的媳妇踩着浓痰滑跤,早了产……

倘若发现被女孩画过的人家,必有围观。

在事情未发生前,更可怕的全是人们的传言,但真要胡诌遭到了责骂,大人又全将罪过怪托到五岁小女孩的身上。

在当时,这可算一桩新鲜的磨难。

为了少惹麻烦,葛家夫妇后来也曾尝试,等女儿一睡着就把她的双手捆在床栏上。

但只要这么做,庆庆就会在半夜呦呦叫个不停,整个床板跟着她一起颤动起来,隔天问她,她却说自己什么也不知道,同她画画的事一样,她来个一问三不知。

谁都拿她没有办法,那不像旧社会,养到这种女儿掐死可算,也不能占卜问卦,江湖术士都不知道逃到哪里去了。

烧香烧纸拜佛都没有可能,在葛家夫妇几近无助绝望的时刻。

我搬进了那个大院,就住在他家隔壁,从那晚起,五岁的小女孩神奇的再也没有闹过事。

那种平静,让整个大院欣喜又失落起来。

这些混沌的人呐,真不知道自己想要怎么样地生活。

但我说的这些,全是我搬进大院很久后才听说,我自己可是一桩也没见过,与他们相安无事的过了两年,我不是那种惹是生非的人。

在这字画不可随便挂饰的年代,我用木棍扎了海棉蘸水,在自家墙上写了字,修身静赏。捧一搪瓷杯泡的清茶,举着蒲扇,在雨天的窗口,看檐牙滴水,一粒粒落在我家门口的瓦缸中。

有天黄昏时,我外出归来,听邻居说,有个小女孩子掉进了水缸中,幸亏她父母捞的及时才没有变成祸事,随即邻居问起这口积水缸究竟有什么用处,又不养鱼。

那年头,什么东西的来历都要被调查一番,邻居说着,还找棒子在缸里搅了搅,但如他们所见,不过就是漂着几片树叶的清水。

我对他们浅笑,我说,我在积雨水浇花,他们便称赞我节约。

他们又同我攀谈起那个落缸的女孩子,便是从那晚,我开始注意到她,庆庆。

到她七岁时,依然乖巧可爱,谁要是问起她在五岁的所作所为,她肯定摇头说那不可能。

她还是对谁都热情有礼貌,但她从不同我打招呼,有时当着她父母的面也让我们下不来台。可我知道她一直在偷偷打量着我,在绿纱窗后面,在葡萄叶子后面,眨着那双忽闪的大眼睛看我。

但或许她不知道,我也会关注她,有时她背着书包从小巷里跑来,雨水打湿了她的肩头,有时她提着一大铅桶水只为了洗一方小手帕,有时她只是坐在屋檐下撑着小脑袋发楞。

雨后青石地上,白色搪瓷的痰盂,透明黄壳的蜗牛渐渐爬上去。

这是我们最好的一段时光,虽然我们之间从不说话。

而后,这一转折就知道好景不长。庆庆终于又梦游了,那次竟是午睡。

重夏的傍晚,大院里的人都搬了小方桌在自家屋外吃饭,庆庆却从屋里举平双手出来了,闭着眼径直走到她爹面前,跪下直叩了三个响头,随即就呜呜的哭。

在众目睽睽下,聒噪的园子猛然间万籁俱静。

人们都忽然觉得身上一阵发凉,葛家妈妈忙想骂醒女儿,却被丈夫拦住了。

直到庆庆自己乍一清醒,她一抹眼泪,仿佛什么都没发生过,走上桌前捧了碗饭开始吃。

你可以想像得到,那个场面,仿佛全世界只剩下一双双不怀好意的眼睛,然后他们的口舌也要长出来,除了脸。

人们都有些等不及了。

直到事情真的发生。

人们伤感的语调,都透着幸灾乐祸……

庆庆的父亲没过多久,在厂内一次倾泻事故中,被钢水化掉了,整个人什么也不剩下。

从灼灼的热气里嗅到死亡,任何一个看到此事的人都想呕吐。

但你又有什么办法?

活着的人还有许多事要做,人们又开始绕着庆庆走道。

连她的妈妈也尽量避免与她说话,甚至当庆庆上来扯她衣角时,她会像触电般惊躲一下。

这样的日子谁过着都会害怕,因为一切毫无预兆,一切又都会应验。

常听见女人在夜晚啜泣,谁都料想得到她熬不了多久,所以不到一年的时间,庆庆的母亲改嫁了。

她走前的那一晚是个滂沱雨夜,她带着庆庆莫名来敲我的门,塞上一小卷粮票。

她想跪在湿地里,被我拦住了,她说希望从今往后,我能多照顾着点庆庆,她一定会常回来看这个孩子。

但我从她短促的吐字中听到的却是一去无归。

我不知道是什么让她别出心裁而突发奇想,竟然把自己的女儿托付给我,一个接近陌生的人。

他们甚至不知道我每天晚上究竟有没有做饭,不知道我几点起床,不知道我究竟在忙些什么。

小女孩忽然伸出手让我牵着,她不慌不忙,我也无动于衷。

后来我想明白,或许正是因为,我看她的眼神里从未含有一丝恐惧……

我和葛国庆小朋友在一起又生活了五年,她还是住在自己家的房里,吃饭时会搬个小凳上我这桌来,她没有再梦游过,但大院的人们还是担心她某天会冲我磕头。

她后来为自己取了个新名字,名叫海洋,仿佛自己那户葛姓人家从没有任何关系。

有天她就是很寻常的走向,对我说:“请叫我海洋吧。”

那充满稚气的小脸板得一本正经。

我说:“这是你自己改的名字吗?没有用,如果不改户口,所有人还是会叫你葛国庆,而你自己是改不了户口的。”

“没关系,如果你叫我海洋,那我从今往后就只是海洋。”她说着与年龄完全不相符合的话,天晓得在她的小脑瓜里,盘转着什么。

她一天一天长大,渐渐明白也习惯了人们的抵触,她不常笑,表情有时像她父亲那样淡漠,有时像她母亲一样阴郁,用现在时髦的说话来说,她变成一个问题少年。

老师家访时找不到她的家长,老师也很无奈。

人们说起她,总要叹口气。

但人们其实并没有为她做过些什么。

我对她也不好,但我能听她说话,也不怕哪天她在我家门上画画,跑来跪我,我天生是个胆子撑破天的人。

但后来,五年以后,我也离开了海洋。

……

“你到底想讲什么?你隐瞒了什么?”咖啡座里,看上去有六、七十岁左右的老妇用指背叩了叩桌子。“难道说到这里你就讲完了?!重点呢?”

男人有些尴尬,他没料到自己会被老妇一语道破。

他微微皱眉回想了一下,发现如当最初所言,他的剖白几乎是一无所有,连避重就轻也算不上,他根本只是在讲故事,别人的故事。

唉……老妇长叹了一口气。

“我没想到你是这么一个……”她停顿,想了一想。“无趣的人。”

他也被她过激的反应弄的有些诧异,便也下意识的退缩了起来,“怎么,您本以为还会有什么吗?”

她猛地抬起头,紧盯着他的双眼,看得他一阵茫然。

她咬了咬牙。“算了,也没什么。”

这是一个说话爱留一半的老太太,又遇上一个说话爱绕弯子的男人,说不清是半斤八两,还是棋逢对手。

他们各自沉默了一会儿,做了些例如理理头发,整整衣角的小动作。

气氛不算温馨,但色调却是暖洋洋的。

两个人好像在做时间战,最后年青男人说:“好吧,我坦白,海洋在十七岁时想方设法找到我,她希望继续与我一起生活。但是被我拒绝了……”

“嗯,就猜到是这样。”老妇满意的点了点头。

“随后我远走高飞,到她注定找不着的地方去游荡和生活。”他笑的有点不自然。

“是逃跑吧,她小时候你一点也不害怕她,而她长大了,再次找到你,你却畏惧了。”老妇说着,嗓子有些干涩,于是她抿了口水。

嗯。被她拆穿,他反而笑开了,但他什么也没有说。

随即又有些冷场。

几分钟后,老妇人为自己点了块提拉米苏。

“好吧,孩子,既然你没有别的什么可说的,那不如听我聊聊?”老妇人只是用勺子刮了刮蛋糕上的巧克力碎片。

“可是您看来似乎有些累。”他友善的提醒。

“不累。”她笑。“我也怕我今天不说点什么就让你走的话,你会一去无归。”

“好吧。”他被老妇的孩子气逗乐。

他将一旁压成螺旋状的纸巾抽了一张出来,递给老妇。

老妇接过,轻轻地捏在手里。

“我不会像你这么迂回,因为我的故事说的就是我自己,那是我小时候的事情……”

“好,我洗耳恭听。”

嗯。老妇点了点头。

……

妇人的叙述

你知道吗?在我小时候其实是个瞎子,我有视力障碍,从出生后的许多年都一直生活在黑暗里,我不知道世界是什么样子的。

我并不柱文明棍,我喜欢摸索,这一点爱好谁都改变不了我。

我就是喜欢用手去感觉这个世界,仿佛我的一双眼睛长在掌心而不是脸上。

能摸出每件事物,让他们在我心里产生形象,是让我感到最幸福的事情。

如郑家伯伯的长胡子,齐家妈妈做的碗豆黄,殷家毛头的小光脑袋,苏家姐姐的两根小辫子……什么都好,什么对我来说都是新鲜。

我常不顾父母的阻拦,踏着跌跌撞撞的小步子,一路摸索着溜出屋去,在院子里一通乱走,但我很少摔跤、跌倒,因为许多年来,我已经熟悉了这儿,仿佛一张地形图被刻在了我的心里,在黑暗中,发出荧荧的绿光。

但我也有出错的时候,例如邻居搬来了什么新的东西,随手搁在院子里,像没有摆好的自行车之类或者其他什么……

我就会在那儿做个记号,随便画上点东西来提醒大人们,照顾一下我看不见。

于是渐渐有人聊起我的画,他们说倘若我看得见该有多好。

谁也不知道,其实我并不关心这个。

黑暗也有黑暗的好处,那些不快乐的表情,吵闹与纠纷,死掉与腐败的东西,我全都可以不用看,不用知道。

这就是我的自由,别人不想要,也肯定不能体会。

我从来不担心我一辈子是否都会这样。

直到……直到……我遇见整座院子里最神奇的障碍物。

那天,我同以往一样悄不做声的走了出去,只是右拐没多久,我撞到了它,一个合抱不过来的冰凉的大东西,然后我摸出来,我知道这是口积水缸,缸身溅了不少泥点子,我抠了几个,然后小心翼翼地探头,缸口正触到我的前额。

于是我控制不了自己去幻想,谁把这口缸放在这里,派什么用?积雨水?收泔水?还是养鱼,如果养鱼该多好玩?我这样想着便开始手痒,竟攀上了缸边石阶,单手攥着缸沿,另一只手往里面捞去。

我刚才说过,这口缸沁着凉气,可缸内的水却是温和的,摸起来更像是滑腻的油质,但一恍又不像了。

我竟然就不停手,过度的好奇心对一个盲童来说是非常危险的事。

所以你一定猜得到,我失手掉进了这口水到八分的大缸里,倒栽入缸,以我的身量已经不可能在缸里掉转身体了,照理说,我应该整个人被卡在缸里面。

但就在这一瞬间,我的身体却是完全的舒展开来,光线直接穿入我的眼睛,我看见它并嗅见咸甜的水气,是大海,你想像得到嘛,大海竟然在一口缸里,或者说我由一口普普通通的缸而直接落进了大海。

蔚蓝色的海天相接,我正漂浮其间。

纯净而无垠的蓝色,这是我平生所见的第一种颜色,它彻底吞噬了我的心,从今往后便装不下别的。

随后他走向我,此生我初次所见的第一个男人,阳光在他身后打上一圈金色的绒光。

他把手伸向我,拉我从海水中起来,我们一同站立在水面上。

我像仰望天空那样仰望着他的下颌曲线,优雅绝伦的颈部弧度,但他只是微笑的将手指向远方,异常遥远的水平线。

一条绵延千里的乌金色大鱼从海水中浮了起来,背脊在半空中划过一道大圆,然后又没入水中。鱼须和鳍,还有熠熠生辉的鱼鳞,仿佛千军万马的盔甲与旌旗,白云蒸腾而起。

我忽然震怖的觉得自己天生并不是瞎子,而是个哑巴。

当我想要嘶声呐喊时,却根本惊诧的毫无声音。

我只能紧紧攥着他的衣角来表示我的激动。

但正在此时,我被父母从水缸里拎了出来,一直提回家中,在确定我安然无恙后胖揍了一顿,那也是我第一次挨打,为了一口缸,我经历了许多一生中的第一次。

从那晚起,我想我小小年纪便陷入失眠,或者就算是睡着,也只会在脑海中一次又一次重复着大海中的场景,那条巨硕无比的鱼和那个绝美的男人。

一次比一次更清晰,仿佛时间根本不对它们起任何消磨的作用。

那时我才多大啊,可当我长大后再回忆小时候的这份心情,我明白我是恋爱了,一份起源太早太过无稽的爱情。

你一定也觉得可笑吧,甚至你会奉劝我说,这不过是淹水后一时窒息而产生的幻觉。可倘若我告诉你那个男子实实在在的出现,你又会做何感想?

他正是那口缸的主人,是新搬来的邻居。

就算我是妄想狂,但不要忘了,我是一个盲童,在淹水前也并未知道有这么个人出现。

好吧……你还是觉得我疯了,觉得我只是对邻居产生的臆想。

这又有什么好争辩呢?

不爱信的人,自有你们的道理,你们也永远看不见更美的世界。

我还是得说下去。

因为在同年,父母带我上医院动了手术,医治好了我的双眼。

但是从医院回家的那一路上,我都闭着眼睛,直到我听见他的声音,然后看见他,我对他笑了,那个邻居男人果然与我在海天之内所见的一模一样。

或者说,是别来无恙。

他神秘、精致、如瓷器般美伦美奂,怀有绝不符合那个时代的气质,如我后来日复一日的观察所见,他都是一样的。

他在葡萄架下漱口,在窗台边浇花,或是在黄昏下打着一套太极拳……他做着一切与寻常人等无异的普通事情,甚至在所有人眼中,他不过就是一个长得很唯美的普通人。

可为什么,他在我眼里却尽现光芒。

我不敢靠近他,却又渴望靠近他。

我在一天一天长大,而他却一年也不曾见老。

我忽然从心底里害怕起来,我觉得恐惧,因为我忽然想到,其实他不属于我们的世界,他只是暂时停泊,总有一天他会回去。

回到碧海蓝天,回到那个神奇的天境。

如果我抓不住他,那时我该怎么办?

“就放他走,然后忘了他。”男人终于没有保持住,他开口打断了她。

老妇笑了,她说:“年青人,你看看我吧,我是不是已经很老了,像个六七十岁的老太太,但我只不过五十出头一点点,生活的风霜和思念的煎熬磨折着我,使我心力交瘁,但我从来没有停止过寻觅,仿佛我也应该生活那片大海里,我宁愿成为那条大鱼……”

“大鱼……”他的手指轻抚着玻璃杯,眼睛低垂。“北溟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对,鲲,是鲲。等我长大后知道《庄子》,我就更坚信我所看到的一切,年青人,你相信我说的一切是不是?”老妇兴奋起来。

“你能相信我所说的一切,我又为何不相信你呢?”男人面无表情。

“可我已经老了……”老妇微微颤栗起来。“请你好好看看我,我真的老了,我已经寻找不动什么了,甚至就算我找到,也只能放手,眼睁睁的看着他再次离开我,看着我的整个理想世界分崩瓦析,什么也不存留。”

“或者,这也说明那个世界本来就不属于您,报歉,我不该如此直白。”年青人叹了口气。

“我知道,我知道。”老妇猛点着头。“其实我心里很清楚。”

年青人不作声了。

老妇也暗暗饮泣……

“对不起。”

“怎么?”

“其实我并没有女儿。”

“我知道。”

……

他们短促的交谈后,又陷入沉默。

但……

“几年后,邻居男人搬走了……”老妇突然又接着说了起来。“那时我的父亲也早在一场事故中丧命,母亲改了嫁。我独自一人躲在屋里,目送着我依恋的男子离去,在他走后,我立刻跑出门去做了一件事,就是把整个头淹进那口水缸中,但什么都没有发生,什么也没有看见,一片漆黑仿佛我又盲了一样。再然后,有其他邻居将我从水中一把揪了出来……”

“好了,别说了,海洋……”男人忽然前倾了些身子,握住老妇搁在桌上的手,然后叫出了她的名字。

“你……。”她老泪纵横,“你终于不再假装不记得我了吗?”

男人却只是浅笑。“什么都不说了好吗?”

“为什么?我恳求您能不能把我用这一生都未解开的谜底告诉我?就当您可怜我,就当是您再一次告别我时的礼物,当作我的墓志铭也好,行不行?”她也紧紧的握住了他的手。

“海洋……”他只是轻唤着她的名字,却什么也真相也没有剖白,他眼神纯净,仿佛一切本来就是非常简单,没有什么可以解释。

关于他为何一直年轻,关于他的缸中世界,关于他的一切一切,只化作一丝笑纹。

老妇有些绝望了,沮丧之色流露出来。

“别这样,小姑娘。”男人忽然这样称呼她。“振作一些吧。可能我们的生命并非一样长短,但我们的心灵与思想曾经共通过,对吗?”

“共通过?”老妇努力睁大眼睛看着他。

“海洋……”男人慢慢说出了以下这段话。“你与我,或者说每一个人心中其实都有一个理想世界,有一个完美爱人,但怎么说……有可能这些幸福即使我们穷尽一生都接近不了。”

“我们?每一个人?你也是吗?!你也会有你追逐不到的东西?!”老妇抓住男人的手,在她瞳底闪烁着对神的景仰。

男子浅笑着点点头。

“这怎么可能!”老妇当下提出质疑。“你绝对不可能与我们一样,你根本体会不到那种失落!”

“是……是会失落。”男子道,“我们都会不停的仰望和追逐,可海洋,你有没有想过,所谓的幸福正是因为追寻和坚持,而在我们的道路上才被越描越清楚。”

“什么意思?!你别想弄糊涂我,你别想蒙混过关……”老妇嗫喏着,不愿松开他的手。

“海洋,我们都会与理想世界、理想爱人失之交臂,那些倘若出现,都只是一瞬间的事。但你要明白,我们最快乐的时光其实早已经发生了。”

“发生了?”

“对,就在我们用无限想像去靠近理想的时候,在我们的心里,那才是最完整的幸福。所以海洋啊,永远也不要失去你的幻想,正是因为你的幻想,我才一直存在着,正因如此,你也一定会像我一样永远的年轻下去。”

“永远也不要失去幻想……”老妇重复思考着这几句话。“因为我的幻想,所以你才一直存在着……”

“是,这也是我想像你表达的感谢。”男人说着,站起身与她握了握手,非常温柔的,然后离开了座位。

老妇半天都没有转过神来,也没有意识到他的离开,直到她忽然将眼神落在自己的水杯时,一条乌金色的小鱼从水面跃了过去,她赶忙揉了揉眼睛。

一切又都消失不见了。

老妇又坐了半晌,最后用他给的纸巾擦干了面上泪痕,对自己说,好吧。

像是在给自己鼓足勇气,随即她掏出一支笔来,在杯垫上画了几个几何图形,拼起来仿佛是条大鱼。

然后她离开座位,离开了咖啡座。

不久以后。

只要是阳光如当天般灿烂的日子。

很多光顾这家咖啡座的人,都会声称自己在水杯里看到了金光灿灿的小鱼跃过,言辞凿凿,且描绘的煞有其事。

最后,连咖啡座的老板和招待也曾亲眼见到……

但是曾经坐在靠窗第六排的妇人与年青男子,他们就再也没有来过了。

  • 绿
  • A
  • A
  • A
  • A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