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隔了两个多月再次开评~
别的不多说,疫情当前,衷心祝愿大家的肺百毒不侵!
接下来书评帖和写评进度都将恢复到常态,我的基本想法是成为本站最不水的贤者~
可惜本人水平有限,且书评看法仅代表个人看法和理解,如果书评中有错漏之处还请作者及读者朋友们多包涵。
这篇书评,就请大家把它当成是一种“爱和责任”,若不喜欢,请在右上角点击“×”。
谢谢!
这本书我在年前已经看过部分内容,本来出评应该是在12月底。
抱着认真负责的态度,动笔写评的事情拖到了现在。
主要原因是本书作者希望有一篇含金量够高的书评,能让他多吸收不同建议丰满自身,同时还提到“挑错”要狠。
第一次评科幻风格的故事,我本身也觉得了解不够,所以这段时间做了充分补习。
如今我做足了准备,终于可以动笔了。
下面快速展开,咱们来锤一遍这本《黎明计划》。
老规矩,我结合故事本身段落再自行划分,分几个标题讲。
(有一定剧透风险,各位请谨慎阅读)
用词严谨与适当
首先我从作者的笔下功夫聊起,对文中遣词用句锤几榔头。
在正文第一章开头,作者为故事铺设背景,其中写了几处环境和地标。
这段话最后落在“唐人街”,表述的很简单,在我看来非常不严谨。
唐人街文化并不是如书中写得那么简单,唐人街的形成也不是所谓其他国家的“招商引资”,如此写法有误导之嫌。
而且,这样的一段描述于后文没有什么用,总体来说是句废话,完全可以去掉。
之后怪物“w”出现,专业应对部门“DSIB”同时闪亮登场。
在DSIB成员与w交战的过程中,作者简单介绍了DSIB的成立原因和组织结构。
这里展开世界观和甩出设定挺恰当,但后续介绍成员这里我跳戏了。
我想问问暗黑领主是怎么出现在这里的?还“骚包李斯特”???
(后来我知道了书中人物有很多是有原型的,或来自于作者喜爱的其他小说,或是身边的三五好友。这也是个问题,我会在下一个部分细说,这里继续锤笔功)
在每个成员名之前,作者都加了字,这种贴标签的做法其实很不利于塑造角色。
这种用旁白方式打标签的写法,对于龙套角色可能无所谓,可对于重要角色来说是毁灭打击。
主观的给笔下角色打上标签,后续在体现人物复杂性和丰满内心方面很可能会有潜意识作祟,也并不利于读者对角色的认识。
我的建议是不要这样写,只用胡茬、小青年、大美女之类来区别人物即可。
再说到第三章开头,校门口两个女生的对话。
这里作者留有伏笔,但留得太明显,脑子正常的人一看就知道这个陈睿雪后面有事。
脑子正常的作者是不会给一个龙套安排名字的,所以这个伏笔用的太大明大方了,有点刻意安排她与主角擦肩而过的意思。
至于陈睿雪父亲的身份这里,摆出来也太早,只不过男主和先锋几句对话到了工作单位,另一边就闪亮登场了。
伏笔就该有伏笔的样子,如此操作实在是不符合基本法。
我的建议是,只写两个无名女孩即可,角色名字不用出现太早。
原文中这样的问题还有不少,包括男主称呼先锋为前辈,不知道为什么我就是觉得怪。
结合上下文以及剧情铺设,我都很难理解。
这里我就讲这么多,剩下的废话太多,以及描写不恰当等问题,就留给作者自己思考了。
代入人物到底好不好
前面提到,这本《黎明计划》中的角色名,有不少来源于作者自己喜爱的小说作品,或是身边的三五好友。
这样做到底好不好?
我个人持保留意见。
严格来说这不是什么大问题,暂时也没有其他追书的读者可以交流,仅仅我个人在看到“李斯特”之类角色时的跳戏问题,不能算是作者的败笔。
日后黑暗领主和这本书如果双双大火且进行改编后,在其他领域撞车的结果,我就不得而知了,目前也预见不到。
只代表我个人的看法和经验,我觉得诸如此类的操作还是不要做为妙。
转场切换过于频繁
到了第三部分,也是最后一个部分,我先肯定一下作者的脑洞以及构思。
《黎明计划》整个框架很有亮点,吸引力比较足,故事高潮和解开大小谜团时的气氛营造尚可,有几个部分甚至可以说是出色。
但作者的叙事方法很成问题,阅读体验并不怎么好。
其中主要的问题就是场景切换。
同一章2000-3000字内,多的时候有五到六次场景切换,描写很碎片化,不完整。
在这五六次转场切换中,不同场景不同人物的时间线也有差异。
我个人阅读起来会觉得很头疼,很多时候看着看着就觉得莫名其妙。
同时,这种频繁的转换场景并没有什么必要,明明可以连续讲述的地方,给我一种强行断裂开的感觉。
一会儿男主在基地跟同事们对话,一会儿某个角色在公路上驾车飞驰,又一会儿,某个后续的伏笔角色突然上线,让大家欣赏自己的日常生活。
这部分问题是很扣分的,起码我看得不爽,在我这里这本书不算好看。
这个问题要怎么处理,我的建议是尽量避免,不要在好端端的连续剧情里加几个其他地方的镜头。
小说毕竟是文字,不是影视作品,没有那么强的画面感,不能搞这种蹩脚的“蒙太奇”。
让剧情拖沓不连贯的事情要少做,搞不好,有些人看着看着就弃了。
以上这些问题只是我个人感受,《黎明计划》这本书在总体上还是可圈可点的。
我必须说作者的这个脑洞非常好,从研究抗癌药物这样的社会敏感点入手,结合了现在大多数热门的幻想元素,假设出一个医学成果引发的世界巨变。
别说,还真挺有感觉。
故事的设定在2050年这个阶段,距今还有50年,指不定那时候癌症就不是绝症了。
这是一个美好的愿景。
去年影视院线出产了几部“国产科幻”,从“小破球”的里程碑,到“堡垒”的原地爆炸,国产科幻电影走过了轰轰烈烈的一年。
大多数人都知道,这些电影都有小说原著。
(如果还有很多人不知道,那我也没什么办法)
国内一直都不缺好的科幻小说,但在电影改编技术上始终是短板,另一部刘大的小说也改编好多年了,至今连个屁都没有改出来,可见科幻片在国内的难度有多大。
这些故事难改的原因在于过分硬核,地球还是那个地球,但整个世界观都大幅度变动过,书中描写的那些恢弘场景、强大科技、星辰大海,对于国内的影视服化道来说压力太大。
好在我们还能有希望,起码“小破球”是打了场翻身仗。
说回这本《黎明计划》!
相对于刚才提到的两部作品,这本书的科幻元素还是比较软的。
以现在的技术来说,如果要改编影视,花点钱是可以办到的。
我讲这些的目的是为了给作者提个醒,如果某天改编了,有观众找来看原著,最好不要让他们说“哦,这书不太好看,改编的还不错”之类的话。
请作者加油!
这篇书评到这里就结束了~
之前我一直关注的某个阿婆主经常说一句话,我觉得是时候可以借鉴引用一下。
书评这个东西带有大量的个人主观性,我说的绝对不是正确答案,大家和而不同,就好!
各位朋友,咱们下回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