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端 贤者之城 科学艺术坊 天下布武团 酒馆
好友动态
书架
0世界币 -- --

返回

顶部

APP

下载

意见

反馈

水墨江湖染侠影,空灵九霄隐故人

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  

 

自那夜江湖梦醒,我自己也记不清是怀着怎样的心情在深夜寻梦的,毕竟梦就像是一片快要干涸的沙洲中出现的海市蜃楼,不如醒时逐梦来的实际。 

  前卷终,皇城纷扰落幕,踏征程少侠策马,探前程险重重阻道长。只道是:江湖恩怨情仇复杂依然;多的是,桀骜不驯江湖客逃不掉血雨腥风困兽之斗;问君主,攻城略地,御驾亲征经生死。此卷末,心中好似激起千层浪波涛汹涌,恨不得一语道尽英雄情长,披甲沙场。
    

   当我读完《烽火引》二卷之后反观一卷,顿觉敷衍。对这部作品或作者的认识过于浅薄,好似门外汉只知其热闹不知其热闹为何。此时再讲《烽火引》绝不会白白辜负这等好文。

此书作者行文讲究精简二字,精是指措辞精准,文笔精炼,简是讲字句简明,语意扼要。作者擅于用精简的文字形成大量的留白从而成就读者阅读时的意境。
   何为意境?

例如--  你在某个时刻,突然没来由的念了一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然后放松自己肃清杂念,用心感受之后你会发觉这短短一句,再多半个字即显多余,少半个字则又词不达意。就这么十个字刚刚好,空白的部分可以任己填补,随心所欲。

意境这个东西就是用简而又简的文字,传递出无穷无尽的回味。古人云:“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郑老先生绝对中告之的写作之道,我想此书已经做了最好的诠释。意境又像是余音绕梁般妙不可言,这样的技巧作者笔上功力逊色丝毫都是无法传达到的。

因此,阅读二卷常常会有语句,被我反复咀嚼。咀嚼之余也常常叹服于中文汉字的博大精深,寥寥数语所带出的境意恐怕是其他语言无法企及的。而作者深谙此道,自然为《烽火引》增添了不少趣味,一百个人的脑里说不定就有一万个《烽火引》

除了意境,作者喜欢以景托文,意在让死板的文字变得立体。要不怎么说祖先们厉害呢,创造的方块字高深莫测,只要能为你所用定能成为笔者的利器。作者书中的壁荒漠,雪山冰峰,激流溪谷,苍翠竹海,皇城宫阙,市井庭院等等,让人就像置身于中国的水墨画中”清丽字句中那些“介乎像与不像、真与幻之间”的地理山川,湖泊峰峦无不透露着神秘,在配搭上扑朔迷离的剧情,景与文的极致契合使之相得益彰,令《烽火引》增色不少,可以说书中之景境多成了画龙点睛之处。

书中景文一体赏析:

 

九霄雪岭,闻天、林火花中剑舞

 

雪岭山巅已入云霄,此岭最陡峭的山峰名“坠龙”。

 

云雾,石阶隐于云后,若隐若现,耳边风呼啸,山风刮起衣袂,青丝飘荡。

 

转过山弯,林火抬头去望,隐约见一人影,坐于山巅。

 

风起云涌,山巅之上,一袭白衣,腰佩蓝带。

 

云动蓝带荡,风鼓衣袂舞。

 

独身一人,迎萧瑟天地。

 

如若那日,北境风雪,一袭白衣,单人支剑,面对钢铁洪流,立于天地一白!

 

白袍已逝,谁人仍记?】

 

刀来剑往, 双剑舞,单刀迎,霜屑漫天。

 

在那山巅之上,如同双蝶纠缠,翩翩起舞。  

 

激战之中,林火身上,甚至散出缕缕白烟。

 

 一剑化千剑!

 

两剑做万剑!

 

千瓣花开,万朵迎春!

 

闻天,钻入“花丛”之中!

 

远空,山岚,霜屑;剑舞,百花,孤刀!

 

白衣蓝带,交错而过。

 

“嘣!”

 

万花零落,林火手中铁剑,终是不堪重负,碎成铁屑。

 

 

这是讲林火到雪岭找闻天,当他看到雪岭上一袭白袍的闻天,想到了已经去世的柳凤泊,一时之间对故人的思念之情盈满胸腔。接着,与闻天在这飘渺山巅拔剑对弈。作者将两人的精湛武艺融进了这亦幻亦真的景色里,用意有两个:

 

1.作者用简练精准的描述沟勒出了九霄坐落之地犹如人间仙境,从而树立出双侠剑舞山岭,酣畅淋漓的画面感,两人各尽全力互不相让以武会友的兄弟之情显露无疑。正所谓平铺直叙属下作,从旁侧写方为上大抵就是这个意思吧。

 

这样的引入可以牢牢锁住读者的眼球,增加故事的记忆点。当我读到这里的时候,仿佛置身于某个云雾缭绕的山顶,有种‘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眼界豁然的感觉。文字就像是拥有魔法的精灵,不知不觉便会被他们带到另一个世界。

 

2.此外,林火借与闻天比武宣泄着自己对柳凤泊,这位亦师亦友的故人的无限思念。亦可视作是林火纯粹沉浸在武艺里,用此寄托他对所有逝去故人的哀思之情的完美写照。

其实,书中虚拟之境也好,书外现实世界也罢,聚散离合总是充斥在我们的生活。有的分离是会了更好的相聚,有的分离则意味着某种关系的结束,还有的会给我们留下永远的伤痛。或许我们生来便是孤独的,所以那些出现过又消失掉的人或事,都只是我们整个生命里的一个过程,而只有经历过这些我们才算完整。

胸中点墨写成画,笔下千钧画成书

也是读到此卷,才注意到作者笔下的神州大地,墨以轻岚韵味十足。要说起武侠实该荣耀,它举世独有,那是老祖宗千年传承的结晶。那些在悠长历史河流中的,或名门望族或位极人臣,或市井好汉,从正史野史上留下的这些个或真或假的记载,总让人充满想象。于是有了金古,有了门派,有了江湖。

那些人,那些事与那时的草木黄沙不可分割,江湖之人本就应置于山水间,如若不然何以成就英雄的洒脱与不羁。除此之外,这几千年沧海桑田存留下来的某座山川,某堵城墙成了我们与古人间的关联。于是,但凡武侠大家无不着墨于神州山水,若上荧幕无不表至极致,就像《卧虎藏龙》里,李慕白与玉蛟龙闻名世界的竹林剑舞,就像《刺客聂隐娘》里那道始终独行于矿野无人之境的倩影,孤景里满满都是她的不甘

再看《烽火引》,看看作者的择景之道。

少侠集九霄  山水绮丽 文藏麝香

 

ه【山上有奇树,山上有怪石,可你是否听过,山上有湖?

若是听过,那你可曾见过,泼墨一般的湖水?

现在,出现在林火面前的,便是如此奇景。

树荫之后,墨染湖面,倒映白云悠悠。

风卷过,波涛起,湖上浮桥,随波而荡。

浮桥尽头,便是彼岸,岸上有一高楼,白墙黑瓦,层叠而起,不知几许高。

水天相映,黑白相对,如若万世永恒。

若是前几日来,最冷时候,还能见到湖面冰封。那便如同一面黑曜石镜,晶莹剔透。

一路小跑,林火奔到湖边,见着一袭红氅立于“通玄桥”上。

远远望去,满天星斗,明月当空。

洗砚池面,也是落满繁星,波光星芒,相映相织,更显朦胧。

水天一景,两相对照交融,宛若一体。

通玄桥蜿蜒而去,将这水天星海,分成两半。

而红氅就像这洋中一叶孤舟。

看过此章后,九霄在我心里便是空灵仙境,尤甚蓬莱。 此段是我觉得最美的,但不是最妙的,最妙的是那段入九霄前的迷障试练。以观为题,以景为关,是迷失于此还是另辟蹊径,是止步九霄还是自我突破。那些各有心魔各自挣扎的角色每一个都代表着现实中的一种,或许一些我们刻意逃避的问题在故事里能得以答案。

很多时候,我们败给了自己的自我设限。那些我们无法突破的心里障碍是我们臆想出来的高山,它就如同书中肆意笼罩的迷雾,越是畏惧越是不得要领。原本就没有什么是与生俱来的,从我们呱呱坠地到牙牙学语开始,我们的一生就是一场永不停止的修行与学习。愚笨的人执着于妒忌与抱怨,中庸的人擅于隐忍与妥协,只有有智之人精于总结懂的变通利用。

没有绝对的聪明与愚蠢,我们此刻所处的处境源于上一刻自己择选的结果。那么下一刻你想要怎样的人生,取决于此刻的每一个选择,请记住无论结果为何,与人无尤。值得庆幸的是文中的角色都突破自我,过关入了九霄,尽管下一刻艰难更甚,这一刻他们是赢的哪一个毋庸置疑。一关接着一关才是人生,波澜不惊的是一潭死水......

 尚可测天意,无力解人心

    二卷可以说是《烽火引》真正揭开篇章的重头之卷。这卷末作者将故事里的江湖,与江湖所连在一起的江山,以及江山后面那个坐拥江山之人,完完整整的摆在了读者的眼前。他们间千丝万缕的关联,矛盾,各自的盘踞的势力,以及燕国盛世华光表象下的层层暗涌,逐渐明朗。看及此,我不得不再提下柳凤泊,为他不值,成了他人争斗的工具。当了棋子不说,白白丢了性命。

    从看点上讲可以用一个词来形容,花样百出。看憨厚林火的情窦初开,看高冷山师阴人生转折,看上一辈是非恩怨,看飒爽南柯怎样炼成女侠,看姜彬嬉皮笑脸下的睿智,看有情人临终前的彻悟......太多,不胜枚举总之不用担心会感到倦怠或毫无新意,这个故事总有办法让你意想不到。例如:

    开卷那一大段可以说是九霄的轻松日常。讲的是少年郎的意气风发,好儿郎的抱负与志向,基友间嬉笑出糗,相互扶持的同门情谊。看似一派欢乐,正能量爆棚有没有?可是如果你看了后面同门间的抵死相杀,再回头看这些欢乐日常会不会不胜唏嘘?相互揭短调侃不是很好吗?为什么要相互伤害?怪作者咯,花样虐读者的好手。

    评文前粗略算了一下,二卷出现的角色超过一卷2倍。可到卷末我竟无法任意拿掉其中的任何一个。如果这就是所谓的布局,那么我一定正置身于一盘硕大的棋局中。故事巧妙的在一卷末将线头埋了出去,等这些角色各自经历一番之后再碰撞到一起,果然就有了新的火花。

那些看上去不起眼或毫无关联的小事就这这么被作者不着痕迹的织成了弥天大网,只等着时机一道,故事中的角色也好,道具也好,对话也好,通通都成了能起连锁反应的爆点。让故事里的每一个人,每一个物件,甚至每一句话都有了自己的价值。这样的作品,在我看来是值得追看的。

借文谈作,一家之言非权威非官方,折之听之

我想我之所以热衷于书评,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起源于想要分享。将我在故事中说得到的一切触动,感悟分享给更多人。常常会听到有人问,怎么才能让自己的书有人看,或者是,自己的书到底差在哪儿了,说什么小众啦.选材啦其实都是客观原因,最重要的是,作为一个作者你有没有赋予你作品价值,说到底这个才是核心的竞争力。

 

你的故事不管是情节也好,角色也好,逗比也好,悲剧也好,总要有点可追才行。小说间的竞争像极了职场中的竞争,或许你有高学历,但除了学历毫无工作经验的你,在老板眼里并没有价值,若想出人头地,就得韬光养晦,厚积而薄发。但你积累一定的经验同时自我增值充分的时候,一切自然水到渠成。

 

    也许有人会说,那我看很多卖萌卖腐的作品没什么营养价值,人气高得离谱。可这些作者对自己的市场定位就是他的价值啊,也就是说他先确定了读者再展开了创作,这也是价值的一种。很多时候,我们应该透过事情的表象去抓核心的东西,而不是花时间自我纠缠。或许你试着放低自己的时候,就是你收获更多的时候。

 

题外话暂且搁下,谈回二卷中的角色

 

一. 休言女子非英物,夜夜龙泉壁上鸣。

                    -----秋瑾 

 

         侠女初成  南柯

 

 

   如果真能时空穿梭,我倒真想去看看那个既真实又虚幻的江湖。不为罗裙步摇,只为了成全自己的女侠梦。如果说,今古笔下的侠女飘渺不可寻,那么载入史册的花木兰,秋瑾同样有那侠女的分量。我从不觉得行侠仗义,除暴安良之事仅限于男子,女子豪情未必逊色。

 

    读二卷之前,南柯还是一卷末时低眉脸红的娇柔之态,只有偶尔从作者一带而过的描述里觉察到一丝丝若有似无的坚韧。可到了此卷,我越看越喜欢,喜欢她在情感上的含蓄,为人行事间的坦荡,危难时的勇敢与担当,当然也心疼她的隐忍与忧伤。这么好的女子,应该幸福才对,应该脸上长有微笑才对,她确背负着一些让自己快乐不起来的东西,尽管我还不知道作者让她背负的到底是什么,但从她黛眉间流露的忧伤来看,定不轻松。

书中在43章破雾契后,讲到林火,南柯,山师阴各自经历了自己迷障后的碰面,很有意义,是角色自我进入一个新阶段的象征。

 

    书中说林火走出迷障后看到南柯,眼眶红红,出于关心唤了姑娘的名字。结果姑娘对着林火嫣然一笑,这一笑林火除了受宠若惊意外,还看到了释然。我想南柯姑娘的眼泪是因为宣泄吧,人的心就像是一个有上限的容器,它承载着那个真实的自己。让我们被某种压力压得快要窒息的时候,容器便会接受到讯号,将心中积存下来的负面情绪彻底释放,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继续前行。所以,我们应该永远为自己留一个失眠的深夜,用来承载你的软弱与悲伤,这样才能在日出的那一刻再次微笑。所以,当林火看到那个眼角挂着泪,却上扬着嘴角浅笑嫣然的南柯时,根本无力招架。

 

   还有在帮山师阴调查暗杀黑手时的种种表现,机敏的,飒爽的,甚至要强的她,都让我再也想不起南柯的柔弱,或者说南柯曾经柔弱过。特别是在九霄陷于危难时,在个人与大局间取舍时的从容与义不容辞,根本就是巾帼不让须眉,好女如男儿般顶立天地,这样的女子即使没有倾国倾城貌,也会有人趋之若鹜,更何况南柯天生丽质呢。

 

 

 

.燕国首富  山师一门  成败皆是欲

 

     古语有云,‘一人得到鸡犬升天。’先撇开不好的,单从这句至少可以看出封建时期的血亲关系,比如今那不知道要坚固多少倍。原本中华民族就以人情礼数著称,可人类文名进步的同时,人情竟渐行渐淡,也不知道我们追求的闻名到底是什么,是更好的活着,还是更好的生活。

      

    总之那时的人讲就传承,看重同族血亲。大多数人是大事从国君,小事从族长,家事从夫君。那时的一族之长权利颇大,从娶妻生子的私事到族内成员的生杀大事都可决断。不过族长自不可一人独大,能制约他的是祖训,凌驾族长之上,只是祖训的对错是无法推敲的。

   在我看来这同帮派并无两样。当然,老百姓大多纯良质朴,做不出什么出格之事,可家族并非仅存在于百姓,他还存在于军队,朝野,后宫......

 

山师一门便是从前朝就名震一方的名门望族,家族旁系繁多族中成员自然不在少数。其实对于山师背景这点早在一卷就初现端倪,当时山师阴救林火时,那是有军队的。我想 能养得起兵的人,财富自不在话下,我惊讶的是谁有这么大的能耐敢冒天下之大不为呢?那个时候的私人军队应该等同于现在的雇佣兵吧,雇佣兵的话要么是保命,要么是做见不得人的勾当。对这个首富家族来说定不会贩卖私盐什么的,那么就只剩下那把皇椅了。

 

 

 

树欲静而风不止  前族长山师玉

 

这个白裘老者虽然出场很少,但是我对他却感触颇多。即便他一出场便退场了,但是从整个事件的过程中,你能在他身上看到很多东西。作者曾说,他小说里的角色名都是有意义的,名字里的用字可是有讲就的,那么山师家我就试着以此为线索分析看看。不过,我未必真的都懂了作者想表达,试试看吧:

 

玉,可看做玉石

说到玉石我想没人不知道千古名玉‘和氏璧’,早在战国一有的‘和氏璧‘者得天下的说法。可以说玉是身份的象征。而我也从老人那里听过这样的说法,好的玉石能越戴越通透,透亮的特殊物理性质。

(东汉,许慎):玉,石之美,有五德。润泽以温,仁之方也;勰理自外,可以知中,义之方也;其声舒扬,尃以远闻,智之方也;不桡而折,勇之方也;锐廉而不技,絜之方也。

《周易正义》(唐,孔颖达):玉者,坚刚而有润者也

 综合以上再回头看白裘老者,竟觉得他身上光辉更甚。看他在厅堂上面临危不乱的家主风范,不难想象出此人年轻时叱咤风云的一面。从他向山师阴摇头来看,应该对即将发生之事了然于胸,既然如此也就是说白裘老者的也是城府深沉之人。从两人厅堂中一来一往的对话中不难看出他对过往生活的厌倦之情,我想或许二十年前的山师玉会做出和现在完全不一样的选择。

   可当他经历过变故,又在时光中变得通透之后,已是迟暮之年的山师玉想再大风大浪中折腾了。也许他是想通了这秀丽山河无论易主多少次,景色不增不减,而山师家无论以后称谁为王,都能自由逍遥在这秀丽山河,若非要想把这山河强加上山师的姓,只怕到时族中之人血流成河冤魂片野。所以我觉得山师玉最后的结局是他选择的结果,他早知道这一天迟早会来,也早就准备好了以死明志。

如今再看白裘老者的遗言,感触良多,只取其中一句足以令人沉思:‘登一山,望一山望眼欲穿,这,便是人。’

 

野心者擅谋算则不达目的死不休   山师云

 

云:可视为变 我还视为高

意为山师云此人变幻莫测,野心勃勃心比天高

作者在描述山师云的时候,用了很多细节,无非是想告诉读者山师云此举时的内心其实也很煎熬,纠结。对于同族血亲他并非全然无情,无顾念。

可在我看来,不过是自私之人为自己的行为遮掩罢了,擅谋者大多步步为营,此步跨出胜负几何,代价几何早已了然于胸。即便他念及亲情,可结果告诉我他更重私欲,所以无论此举他纠结与否,没什么实际意义。

这一点从后来对山师阴的赶尽杀绝异能看出几分,大哥尸骨未寒他已迫不及待赶尽杀绝,原因很简单,再见亦是敌人何必留以后患。

 

为成族之大业甘为棋    山师城(虞城)

  

城: 意为防守之境,古时城池先郭后城。郭御外敌城防内民

         城者,可以自守也。——《墨子·七患》

        喻意:待人处事的心机

        性深阻若城府,而能宽绰以容纳。——《晋书·愍帝纪论》

        最后这个我是结合角色的化名来说的,

        围城者,亦被城锁

 

  山师城,这个为了家族大业被安插进九霄的暗桩可以说是很成功的,他几乎就要成功了,如果不是因为不速之客林火的出现,如果不是因为仅存的一点私情。世间事大抵都是这样,即使我们能推算一切又如何?很多时候我们自己都无法驾驭自己的心,心让你有所牵挂你则不得安生,心若欲壑难填你便欲罢不能,心若留有怜悯你便有了软肋,说到底,不过是心之所向罢了。

 

想他城是何等心机之人,教头在九霄的学徒心里那是一直赞赏有加的,也许他也曾在某个深夜因为这漫长的蛰伏煎熬而心力交瘁,也许那一瞬间他也曾想过自己若真是一名普通的助教该多好。可下刻,这些就会在家族大业面前灰飞烟灭。从这一点来说,虞城倒是挺忠心的,至少忠于族人,以族人利益为先。不然早就带着黄裳浪迹天涯了。

 

 他与山师云不同,山师云假仁义真自私。他对黄裳是假无情真有心

 

不回应是怕自己给不起,无视是怕自己情不自禁,误了大事。他在折磨黄裳的同时,自己更痛,在我看来,他比山师云要好的多,至少他才是真的有所背负,而无法妄为。

 

肩上压的是族人生死,家族荣耀,后代庇护,在这些面前他地下了自己的头,然后默默忍受煎熬,所以虞城虽罪有应得,却非死不足惜。

 

 

撇开角色自身的对错,从遗传基因来说的话,山师一家很厉害了,个个都能视为人杰,若不是行差踏错,国之栋梁也未曾不可。但从山师家的家变来看,我也有所不解,似乎怎么做都无法两全,难道世间事好的结果一定要用牺牲去换取吗?那么究竟什么是好,什么是坏?何时应进,何时该退?

 

三.一己之力与天斗 真英雄

 

   大义凛然,身先士卒 左徒贤

 

  终于说到这个大英雄了,义薄云天的真汉子。

 

何为英雄?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这是英雄

青山处处埋忠骨, 何须马革裹尸还。 这是英雄

奥运健儿为国争光,这是英雄

载人飞船成功上天,这是英雄

尽己之力光耀民族者,我们称其为英雄  面对未知勇于探知者我们称其为英雄

以小我成就大我者,我们称其英雄  为大义而油尽灯枯者,我们称其为英雄

英雄又分为两种,消防兵勇救大火,勇救生命,道义上的英雄  岗位上的责任、

路见不平,见义勇为,1无职责2无义务,及真正意义上的英雄,

但不管英雄的本质是哪一种,他都是值得敬仰与颂扬。、

 

有人说,只有牺牲的人才配的上英雄二字,可我觉得这么好的人为什么要他牺牲,英雄从来都不是拿来牺牲的,但担英雄的名号得先有赴死的认知与觉悟才行。

 

作者有一段是这么写的,左徒先生独自苦撑在江水中,血从他的头滴入江中,他知道自己已经快油尽灯枯了,回想自己84年的生命旅程,经历诸多劫难却都化险为夷。想起自己也曾一腔热血,想起自己也曾亡命天涯。从许歌孤影单剑,到九霄之主左徒贤,除了此生修为,便再无他物。随之释然,罢了,即便今日他注定了结于此,这个人他还是得救。这一段我红着眼看完,久久才得以释然。

 

 生命于个人何其重要,那是我们存在的伊始,说舍己救人的多,做的有几人。被救之人有曾感念几时?现如今这个破败不堪的世界,除了人伤人,人吃人的乱像,正义显得触不可及。不是没有,是不敢有,天下之人多的是缩在自己的壳里当蜗牛,宁愿弯下身躯也不要伸展正义。英雄于我们这个年代,何其稀缺,何其需要。

 

当读者掀开九霄魁骊山水下的神秘面纱,看到的竟是见不得光的过去,以及腐坏的人心。唯一值得庆幸的是我们对追逐光明的永不放弃。作者说着几千年前的故事,讲的却是近在咫尺的现实,在真假与虚幻间,看书的你是否也认清了自己,找到了自己想要走的路?亦或是想要成为的人?我相信,无论如何斗转星移,总会有光引领我们前行,只要我们始终坚信,始终坚定。

 

 

开疆扩土为何意?劳民伤财为哪般?

 

此卷80章开始,可看做承上启下的过度,这里作者用了一场足以动摇各方阵营,令其从新洗牌的推动,战争。

 

燕狄之战,武睿夺回政权后的立威之战,狄国新旧国君交替的谋权之战,各路枭雄集结势力的扬名之战。只是不知道有几分是为了这边境百姓的营生与安慰。作者的战争写得不算粗暴,用谋士间的智斗虚化了战争上血流成河,死伤无数的悲惨。

这一仗,要说悲惨莫过于狄国的三王子,布罗。最后被一箭射死在自家军营前的他,双目圆凳,那是用生命的最后一分钟疑惑?惊恐?绝望?还是不甘心不得而知。这些连同他的尸骨将永远埋进暗无天日的地底,直到被时光淡至无痕。

 

这一仗,最张狂的莫过于人熊,玩了天下人尽得天下心。

这一仗,最阴毒的莫过于狄国公主,虽是一届女流,但论决断不输武睿,论谋略堪比孟然之,论野心,狄国皇族属他最盛。女人不可怕,但有学问,有野心,有势力的女人,还是保持距离为好。

 

这一仗,最费心的莫过于武睿,既想全身而退,又想不失威风,想要保命,保名,保江山,想要的太多,势必心力交瘁。

 

这一仗,最长脸的莫过于小将独孤傲。不但威猛英勇,洞察力颇好,最关键的是有理智有仁心。从他亲手绞杀布罗心腹后,下令战士厚葬这一点上,体现得相当

明显。

 

战争结束后,布罗上万精兵浩浩荡荡的出城门,末了只于6骑狼狈逃回,最终未能踏上国土,被手足绞杀于异处,真想到奈何桥上问问他,这次出征可曾后悔过?

抛头颅洒热血未必能助布罗登顶皇位,但一定会送这几万将士魂归故里。城池未夺下半座,疆土为开辟分毫,此次征战可有愧疚过?


 万民之福其实很简单

 老婆孩子热炕头,多地少税无兵役。朝野清官遍布,市井恶霸灭绝。

 战争于万民除了苦难便无其他。

 

 

此书的精彩之处,除了以上所说的以外,还有一条暗线值得读者注意,那就是角色的情感。这本书的情感很丰富,亲情,友情,爱情,这是标配。师徒之情,主顾之情,赏识之情,甚至禁忌之情,这些交错的情感线交互组成了这个叫张力的东西。故事的张力。每个角色每个阶段做的事,做的选择,无不与之对应,相辅相成让角色变得更为饱满。说到情感,忍不住要说说林火与南柯这对CP的坎坷情路。

 

林火会是一个很好的爱人,因为他从不轻易对着南柯说爱这个字。爱代表着责任,可以喜欢,可以暧昧,但不能轻易说爱。有的男人不说爱是不想负责,而有的男人不说爱,却是因为太珍惜。也许这也是呆子林火吸引南柯的原因吧。卷末,两人的共患难终于让他们有了牵手的契机,而后的星海定情则见证了他们彼此间的互许诺。林火拥有让女人安心的魔力,他让人觉得不会离开,这个人不会失去,这一点,比什么都重要。

 

二卷通评似乎又进入尾声了,不知道我的书评风格能否让你们清楚接受到《烽火引》的厚重,但无论读过此书的人怎么评价它,他的价值也好,缺陷也好,就在这里,不会因为谁的喜欢和不喜欢发生变化。

 

若不是字数限制,我还有很多东西想说,写到此仍觉得意犹未尽。是的,我承认写的人也意犹未尽,我把那些没说的话,留到3卷末继续,我们下卷再会吧!




 

 

        

 

 

 

 

分享至:
36条回复
1

【君】不风流枉【天子】——布衣小评101,送...

【君】不风流枉【天子】——布衣小评101,送...

22291
124
0
33
2

十年饮冰,热血难凉

十年饮冰,热血难凉

3037
234
25
99
3

【申精】【歌词向】林火x山师阴,此生不换

【申精】【歌词向】林火x山师阴,此生不换

2296
26
0
22
4

我有千臂,却抱不住你。

我有千臂,却抱不住你。

1954
34
0
21
5

虽不及钟子期,但愿为知

虽不及钟子期,但愿为知

1616
89
0
61
1

《老王修仙记》第一章评测——恶搞无罪!ku...

《老王修仙记》第一章评测——恶搞无罪!ku...

871
7
0
7
2

这是我见过最搞笑,最欢乐的小说了,没有之...

这是我见过最搞笑,最欢乐的小说了,没有之...

1003
9
5
7
3

挺有新意的作品,游戏+科幻+幻想,多元素化...

挺有新意的作品,游戏+科幻+幻想,多元素化...

1520
4
0
6
4

果然是不正常的小说,太好笑了!

果然是不正常的小说,太好笑了!

1031
18
0
24
5

古墓奇兵又一佳作

古墓奇兵又一佳作

1255
10
5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