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端 贤者之城 科学艺术坊 天下布武团 酒馆
好友动态
书架
0世界币 -- --

返回

顶部

APP

下载

意见

反馈

Warning:Qianfang Gaoneng!

    Warning: Qianfang Gaoneng!

    Warning: Qianfang Gaoneng!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前方高能预警,给《特区幽灵》出过四星以上评的贤者请自动绕路!

    这是一篇Author-Oriented book review。大约一月前,作者君向我提及创作中出现了瓶颈,希望我以写间谍小说的同好的身份,写一篇书评提提意见。正好我关注《特区幽灵》已经很久了,一是因为间谍类小说在8站里实属凤毛麟角,二是因为陆续有多位贤者为本书出过评,叫好声不断。因此一拍即合,借此机缘一口气读完了到目前为止更新的所有章节和全部书评。

    虽然作者君惴惴不安地一再表达了对是否会被这篇书评打击到创作热情的担忧,但在本书的另一篇书评《夜太长,我要等待曙光》里,阿宅写了这么一句话:“浅薄的吹捧和关怀或许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作者创作的热情和动力,但是对于真正意义上的进步则始终缺少必要性的指引作用。”,我心戚戚。所以,我义无反顾地操起了一块砖。

    平心而论,这是一个可以拿去拍电影的好故事,文笔和剧情都很有潜力;但是,同样平心而论——这个剧本逊毙了。

                                                          

Floor three, going down。

前戏

    在每一部动作片的开头,都会有一段前戏。前戏的作用,一是尽快抓住观众的眼球,二是为后面的正剧埋下伏笔、做好铺垫。作者在这一部分上浓墨重彩,以四章13500字的篇幅,详细勾画了一场失败的暗杀行动。单就这一部分而言,可以说得上精彩纷呈;但就整部戏而言,这却是一个失败的开篇。

    记住,前戏就是前戏。这里作者犯了两个错误:

    第一、你让高潮提前到来了。之后很长一段时间以内,没有再获得超过这一部分的高潮体验。

    第二、从整个剧本的结构上,这一部分与后期缺乏联系。

    我相信,对于这两条评价,作者君对第二条的质疑远比第一条会来得大。因为在前戏里,很仔细地交待了故事的背景、让许多人物出场亮相、并引出了海伦成为叛徒的迷局、还提到了本书的主角宋凯芙。后续的情节里也紧紧围绕着这一事件的后续在展开。我已经准备好被某位热心读者迎面反拍一砖:“你丫看了几章就来这里大放厥词,你妹看懂这本书了吗?”

    抱歉,正是因为我的确看完了所有章节,才会得出这样的结论。

    因为作为一部谍战片,我们要看的是情节,而情节来自于人物。

    威廉•M•埃克斯在他的名作《你的剧本逊毙了》中一针见血地指出:

    “不管你选择写什么,你笔下的人物都必须能吸引我们的注意。所有好的写作都是写人的状态。电影越耽于情节、动作、特效而疏于人物的刻画与呈现,就越容易陷入困境迷途难返。

    《特区幽灵》,对人物的处理是失败的。这里的所谓失败,当然是基于一个很高的标准,一个作者君在文学之途上希望去达到的标准。

    话不挑不明,理不辩不清。我来详细分析一下。

    最主要的一个问题在于——主角的选择。

    有读者评论选择一个女性做主角是这本书不讨好的地方。对此我并不赞同。当我们阅读一个故事时,身份或者性别的不同可能会影响代入感,但最终决定我们是否愿意接受这个主角的是对TA的认同感。尤其是在时间和空间都被紧密压缩的谍战戏中,代入感的重要性其实已经大为降低。但是主角在做什么和为什么做却是能否引发我们共鸣的决定性因素。这与主角本身是男是女、是英雄还是坏蛋都无关。

    《鹰已降落》里,执行任务的德国伞兵无疑是反派,但是他们为救落水的英国小男孩而丧生这一剧情马上赢得观众的认同感;《豺狼的日子》里,豺狼是个为钱杀人的职业刺客,但是他对自己工作的周密计划和精益求精会让观众不自觉地希望他对戴高乐的刺杀获得成功。

    这就是认同感

    因此,当你去围绕主角展开故事的时候,先想一想TA能否带给观众最好的认同感。如果不能,最好是换一个角色代替TA的位置。

    作为一个主角,应该具备什么特质?对一个合格的剧本来说,不是金手指,也不是光环,而是TA的问题。

    主角必须有一个清晰明确的问题,足以引起观众的兴趣,并且难以解决!对这一问题的解决就是TA内心的渴望,而剧本的设计应该围绕这一渴望展开。

    本书里,既然以宋凯芙为主角,就必须让她的渴望成为情节发展的内在驱动。到目前为止,宋凯芙是完全被动的,身不由己地陷入这个漩涡,是无法改变的客观事实;但是她缺乏强烈明确的内心渴望,却是最大的缺陷所在。

    宋凯芙的问题是什么?内心的渴望又是什么?作者的心中一定已经有了答案,但是这个答案在观众眼里并不清晰明确。初看起来,她的问题在于生命受到威胁,渴望自然也就是如何保住性命。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看到许许多多其他的杂质掺杂其中:她和她父亲之间有什么问题?她父亲到底是什么身份?海伦是被陷害的吗?炸柏林与杀掉她之间的必然联系来哪里?等等。这些问题,当然都有一定的关联,也会逐一或者一股脑得到解释。但是它们的存在,在丰富情节的同时却分散了对主角渴望的聚焦。这样一来,不仅读者在阅读的时候难以跟随情节的发展,更重要的是——作者在创作的时候,也容易感到混乱失去方向。  

    相比之下,同样在这个背景和故事框架下,我们很容易找到其他角色的内心渴望。

    例如海伦,她的问题在于被陷害,那么她的渴望就直接明了——洗刷自己的清白,找出隐藏在幕后的那位“特区幽灵”。显然,从这个角度上讲,同样是女性主角,选择海伦比宋凯芙更容易得到一条清晰的主线。那么,如果在这个基础上再考虑代入感,把海伦换成男性,就是一部《碟中谍》版的标准得让人腻味的《特区幽灵》。

    如果要换一下口味,我们也可以把主角转移到探员尼莫身上(这其实是个会吸引很多老牌男影星的角色),加强他的背景,突出他的渴望,得到的就是《火狐》版的《特区幽灵》;

    当然我们可以再多一点技术含量,让主角的渴望在故事中自然地发生变化,从“我想要什么”过渡到“我该做什么”。例如,尼莫最开始的渴望是保护宋凯芙、为海伦伸冤,但是在情节发展中可能会升华为对内心的拷问——是随波逐流还是对抗制度、是忠于职守还是为爱情不顾一切等等,如此就是《柏林谍影》或者《第三个人》版的《特区幽灵》;

    同理,换一个对象,把主角交给宋一诺,就会是《谍影重重》版;

    甚至于可以以真正的“幽灵”本身作为主角,那就是《豺狼的日子》或《间谍》版了。

    诸君也许要说:“套路,都是套路!”可是,那么多动作片,其实看的不都是相同的套路吗?先把这个套路掌握熟练,再来加入各种技术活,才是正确的姿势吧?

    所以,现在回头来看前面所做的评价:“第二、从整个剧本的结构上,这一部分与后期缺乏联系。”就很好理解了。不是这条戏不好,而是你的主角没选好!当你选择宋凯芙做主角的时候,这长长的一卷胶片其实是可以咔嚓掉的。事实上,这一万三千五百字只在最后一行和主角拉上了一根线:“‘我们知道她在哪,而且我们一定会找到她。’”。这更加突出了前戏的喧宾夺主。

    因此,选择宋凯芙做主角并无不可,但是你得以她为故事的中心来设计和推进整个故事。

    Attention!是以她为故事的中心,而不是视角的中心!

                                                   

Floor two, going down。

    这部剧里人物塑造的第二个问题:对其他角色的塑造过于表面化。

    事实上,书中有相当精彩的人物描写:

    “如果说,现在特勤局就像一个急剧升温的高压锅,那么这个探员简直就是一个堵住高压锅排气口的塞子。这个家伙完全就是为了这种工作而生,他从头到脚都像一个从黑白胶片里走出来的影像:花白的短发,一圈参差不齐的黑色胡渣,苍白的脸色没有任何表情,全身套在一件同样灰暗的夹克里。甚至,连他的眼睛都是灰色的,锐利而冷酷的目光刺向每一个出现在他视线中的人。

    非常棒。这是整出剧里最出彩的一个特写。

    很可惜,这样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特写太少了。

    其他的角色,尤其是特工,就像是穿着同样的风衣、带着同样的帽子、同样手插在口袋里背对着镜头,就连他们说话的语气和习惯都相似,尽管有的来自美国,而有的是彻头彻尾的中国人。这让我想起看过的一部外国电影,虽然故事发生在中国,但是每个角色都是长着东方面孔的西方人。

    一个实用的建议是,给需要经常出场的角色增加一些小特点,哪怕是一件饰物或者一个习惯动作、一个口头禅,然后每次出场时强化这个特征,就可以让观众尽快地把他们同其他龙套区分开来。

    另一个突出的问题是,一些人物的性格、身份和他们的行为吻合度不够,甚至是矛盾的。

    例如:“西维尔恶狠狠地瞪着顾维,眼睛里跳动着不加掩饰的憎恨。他直起身子,双拳握得紧紧地,浑身的肌肉都在颤抖,看上去似乎想冲上去揍顾维一拳。不过这位拥有良好教养的绅士只是笑了笑,以一副满脸都写着‘咱们走着瞧’的神情,重新坐回了椅子上。”

    一位从年龄到职位上都已经成熟并且有良好教养的绅士,在剧中的情景下先做出前面的反应,是一件违和的事。如果“拥有良好教养的绅士”只是戏谑,那么这个小小的讽刺已经不幸地淹没在这一章的语境中了。

    再比如,前戏里宋一诺和海伦的对话,实在是太多了。

                                                   

Floor one, going up。

    最后,你需要一个反派。

    没有一个不断压榨折磨主角的反派,你的主角永远也不可能进化成英雄。

    《特区幽灵》到目前为止,缺乏一个实实在在的反派。虽然处于悬疑的需要不能直接揭露“幽灵”到底是谁,但是幽灵的作用没有得到直接的体现。或者说,观众不需要现在就看得见幽灵的面目,但是必须看见幽灵!

   我从《你的剧本逊毙了》里整理了关于反派的几条原则:

    一、坏蛋有充分的理由为他的所作所为辩护。

    二、坏人的欲求应该能引起观众的情绪反应。

    三、你得给坏蛋准备坏蛋演说!

    逐条比较一下,你的反派准备好了吗?

    毫无疑问,在这篇书评里,我,已经竭力出演了这个反派的角色,书评就是我的坏蛋演说。那么,现在轮到真正的主角、英雄——作者君出场了,去证明反派无法把你打倒,只会让你更强吧!

    It's your turn!

















分享至:
49条回复
1

面向未读本书者的短评(不含剧透)

面向未读本书者的短评(不含剧透)

8179
32
0
11
2

【浓浓的外国小说风】剧情进入主题有些慢

【浓浓的外国小说风】剧情进入主题有些慢

5850
14
0
11
3

【风车书评】《特区幽灵》:被拖更拖死的佳...

【风车书评】《特区幽灵》:被拖更拖死的佳...

4887
8
0
6
4

万字长评:哎呦,不错呦(๑• . •๑)

万字长评:哎呦,不错呦(๑• . •๑)

1623
178
5
36
5

抓住线索与焦点

抓住线索与焦点

1606
17
0
9
1

其实感觉很不错,为何君偏要从戎?

其实感觉很不错,为何君偏要从戎?

239
9
0
3
2

吾有三剑,请君试之

吾有三剑,请君试之

21591
75
0
25
3

绝望之于虚妄,正与希望相似

绝望之于虚妄,正与希望相似

73
4
0
1
4

相性不符的周大同。

相性不符的周大同。

85
2
0
3
5

貌似太监了?

貌似太监了?

402
3
0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