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端 贤者之城 科学艺术坊 天下布武团 酒馆
好友动态
书架
0世界币 -- --

返回

顶部

APP

下载

意见

反馈

‘软’,可不能乱认,谨防受人以柄

    打动我为这本书写评的,是一个签约作者对自己创作的那份虔诚,我认为只有虔诚的人,才能写出虔诚的故事。我欣赏那些有才华却仍然保持谦和的作者,谦和会让他们收获更多。怀着尊重的心情我打开了《禁忌催眠》的连接。

 

书评前,说下个人理解的催眠。我觉得催眠是一个细思极恐的行为,你同意接受催眠也就意味着,让一个除自己以外的人,肆意解读你的内心,了解你最赤裸的思想,毫无伪装,婉转的接受你的所有心理感知及大脑思维,与此同时,赋予了那个人控制你的权力,以及自己被控制的风险。在我看来,这是一个极具威胁的行为受意,不到生死关头,我绝不会冒然允许的行为。

 

    我想,也许正是因为这样,作者的书名才用了‘禁忌’2字吧《禁忌催眠》一部以人心,人性为主要论点的都市悬疑力作。    

    同时,这也是我们年轻的一代,对我们身处周遭的一个反馈。对当下社会发生的形形色色事件以其本质为出发点的一次剖析,

    作者没有让我失望,他所创作的内容极具说服力,情感渲染与主旨渲染恰如其分。现在就跟我一起进入催眠的神秘世界吧……

 

整个世界都病了,人们的心变得无比冷漠

 

近几年时常会有这样的新闻,‘某城某地,一中年男子持刀发狂乱砍至多人死伤。’

或是‘某学校教室突然发狂,持利器至多名学生重伤。’……

这故事的开头,也来自这样一则社会新闻。

 

开篇紧凑的情节推动将故事的节奏控制得很好,充分吊起读者的阅读欲,黄金三章典型的使用范例,最简单最直接的创作手法,这让我对后文充满期待。

开篇几处细节描写值得标记,作者对角色细节上的精准刻画,以及对人心的透彻解读,这两个关键的点决定了这本书的可读性。当然,创作者的逻辑思维更是写烧脑的基本素质。

第一个亮点是,作者对嫌犯眼神的描写,简洁,到位。

‘一双透彻的瞳孔,黑暗里闪出一丝冰冷。’

我不知道在读的各位如何理解这句话,我的理解是,这样的眼神属于大脑思维清晰,具备分析能力的人。病态与否,那是后话,这一刻我是这么看的,刘念德脑波动相对平稳。

 

接着是男主方墨的粉墨登场,一段紧锣密鼓的心理对战描写得清晰易读,不失精彩。说到这里我们就来认识一下故事的主角方墨。

 

方墨,年龄二十三岁,N大公认的心理学天才,大一时接触催眠,第八区催眠领域公认的新星,大二拒绝公安大学犯罪心理学系提前保研邀请,大三再次拒绝政法大学司法保研邀请,曾多次以匿名书信和电话的方式帮助警方破获重大刑事案件,并通过编码催眠的方式借程序员的手抹掉自己的档案。爱好冷门、小众、兴趣涉及领域广泛,职业规划是当一个儿童心理疏导员,童年时有过两次……’

 

此段是作者的原文描述,字数不多,信息量极大。

疑问1:第八区催眠领域?第八区所属何处?军方?医院?民间组织?

疑问2:方墨为什么会一再拒绝执法部门的邀请,却又通过其他途径帮助执法部门?

疑问3:为什么要抹去自己的记录?

疑问4:一个心理天才却只想做个儿童心理疏导员,why

 

这些令人费解的种种疑问,便是作者结束序章时留下的故事钩子,让读者意犹未尽恨不得一眼到底的弄个清楚明白,至此,我再没有纠结作者创作能力的疑虑。

 

回到刘念德,从一开始脑波较为平稳的状态转换到发狂不受控,期间到底是什么触动可他的癫狂。这是故事的暗线,同样与主角方墨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一枚硬币’虽然此刻我还不能判断出他的具体作用点,但他是心理暗示的启动钥匙绝对错不了,就像是设定的某种程序,接受到硬币透出的信息后,自动启动的一个设定。

 然而同样的设定在方墨身上也发生过,于是便形成了方墨在故事中对于自我追寻治愈的一处暗线,它会贯穿全文。

 

有人说,这是一部《盗梦空间》式的科幻佳作,有人说这是一部极致烧脑的悬疑创作,我说,这是作者对当下社会实况的一次转播,将正发生在我们周遭的病态赤裸的呈现在读者的眼前,其目的不言而喻,我们组成这个社会的每一个人,是真的应该有所反思有所警惕才对。

 

在这个高压的生存环境中,人性的恶劣以及自身的软弱无处遁行,而我们对于自身的种种缺失无不竭力掩盖,其中最典型的一种表现就是,但凡求而不得的,都会高呼腔调自己的不需要。以此来掩饰自己在某个层面的不足,同时掩盖自己的软弱。

 

我们的软弱就是我们的罩门,若被人知晓便可能被其控制,正因为如此,我们才习惯带上面具生活,将真实的自己藏匿,美名其曰防御伤害却也同时自动屏蔽了关心他人需求的大门。

我们就像是一个个独立封闭行走的铁盒,看似坚硬实则不堪一击。除了冷漠再无其他有益能量投放。如此防备与谨小慎微难到不是一种病态么。

                         

 

人性在逆向剖析中淋漓尽致

 

随着故事的推动,读者会发现,我们的心理天才方墨,他的催眠技能并不能够随心所欲的实施,催眠是有所下线的,那么构成被催眠的下线是什么,是我们内心深处的软弱。

 

作者通过心理医生方墨的视角,站在相对客观,对立的一面去深掘病患满腹疮痍的内心,将一个个腐坏质变的恶瘤挑破挤兑,最重要的是揪出形成这些腐坏的根源。

这些腐坏也许是始于一次朋友间半真半假的玩笑,也许是一次求助无门后的挫败,还有可能是某个重要关联的遗失,包括亲情,爱情,友情。

 

总之,一些平日生活中看似不重要的点点滴滴,久而久之便形成的一个难疏解难根除的毒瘤,只因为过了有效的纾解时限,所以成了无解的瘤。

当类似这样的问题在某一天崩盘的时候,就会发生不可挽回的悲剧。而我们需要做的从来就不是突发状况的应对,而是突发状况的预防。

 

还记得序章末的时候,方墨被不明人士所带走。清醒后,他看到一分自己相近的资料,那时的反应惊恐害怕。为什么?因为这就以为这有人掌握了他的软肋。至于方墨的软肋到底为何物,我想需要我们一起到故事中去寻找。如今100个人里边就有70个患有不同程度上的 心理疾病,抑郁,焦躁,失眠,幻听,......各种各样的 不信任充斥在我们的周遭,医患间,师生间,夫妻间,就像是 刷爆的信用卡,信用艰难回升,不想授人以柄,当个牵线傀儡,那么我们只能自救。

 

 

从第一章开始,作者就让方墨接手的治疗的案例,以个案始终为限,独立成卷这么展开来的,这样确保了个案的独立性,也可保证作品通篇的连贯性。个人比较喜欢这样的安排,因为烧脑文比较需要情绪缓冲,神经松弛,长久高度集中容易让我觉得很累,以至于弃而不读。

 

作者利用人‘好奇害死猫’的这一特性,故事情节一步一步紧密布局,让读者在阅读中不知不觉的自我沦陷,情绪随着故事的发展逐渐深入。故事中对于环境的塑造比较注重,强烈的都市感让读者时时会有身临其境的紧迫感,或者,都市文其贴近现实的环境的真实感正是作者看重的创作元素之一吧。

 

作者发来短信希望出评时,有一句话我印象深刻,他说,这部创作坚持了很久,人气并不理想,但我不想放弃,希望能得到你诚恳的意见及建议……

 

现在我想说的是,这么好的作品为什么要放弃,我们很需要这样的小说。酒香不怕巷子深,你只管保质保量的更新,读者交给时间,自会给你一个公断。最后希望作者在八站的首部作品旗开得胜,成功不分先后,是你的早晚如约而至。

 

                  

分享至:
11条回复
1

催眠控制全世界——接受催眠吧

催眠控制全世界——接受催眠吧

744
20
0
23
2

代码、心锚、潜意识的融合,以及……惊悚的...

代码、心锚、潜意识的融合,以及……惊悚的...

271
11
0
6
3

谁说不妥协于小白文就死路一条?这是一本影...

谁说不妥协于小白文就死路一条?这是一本影...

214
2
0
3
1

《老王修仙记》第一章评测——恶搞无罪!ku...

《老王修仙记》第一章评测——恶搞无罪!ku...

871
7
0
7
2

这是我见过最搞笑,最欢乐的小说了,没有之...

这是我见过最搞笑,最欢乐的小说了,没有之...

1003
9
5
7
3

挺有新意的作品,游戏+科幻+幻想,多元素化...

挺有新意的作品,游戏+科幻+幻想,多元素化...

1520
4
0
6
4

果然是不正常的小说,太好笑了!

果然是不正常的小说,太好笑了!

1031
18
0
24
5

古墓奇兵又一佳作

古墓奇兵又一佳作

1255
10
5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