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端 贤者之城 科学艺术坊 天下布武团 酒馆
好友动态
书架
0世界币 -- --

返回

顶部

APP

下载

意见

反馈

希德,我们决斗吧!

 

   

    前段时间看杂志,无意间看到一些对中国科幻小说以及影片的评价。其大意为,中国没有科幻,中国的科幻还停留在毫无根据的臆想时代,而欧洲等发达国家的科幻都有理有据balabalabala……

    说中国科幻停留于臆想,讲的是很久以前的状况,我们的科幻起步确实晚了一些。中国最早的一部科幻小说《珊瑚岛上的死光》,改编电影距今已三十六年,而这三十六年恰恰是中国科幻小说最为沉寂的年代。

 

    虽然有些小说与国外相比在叙事和语言上还存在不足,但本质上来讲,科幻的核心光芒并不暗淡,借用姚海军的一句话“这是土豆牛肉与牛排的区别”,我们开始有了属于自己的故事和表达方法,读者看到中国人也可以拯救世界,外星人也会说汉语,并且随着一代代有才华额科幻作家出现,中国科幻小说也越来越会讲故事。

    今天我想给大家介绍的《先锋》,便是一部实力,剧情,软硬兼施的作品。别误会,软硬兼施是指软科学与硬科学的结合。记得与作者聊作品时,他对我说,写科幻挺难得,因为点子很多会撞车,能挖掘出一个脑洞来不容易。我看过《先锋》后觉的,确实不容易,一个颜值与实力共存的故事,更不容易。

 

写之前,我八卦的问了一些本站的作者,或贤者,他们眼里的科幻到底是什么?回答挺有趣的:

Maria : 你眼里的科幻小说是怎样的呢?

 

幻小说,是作者有脑子,并希望读者也有脑子的幻想作品

                                                                                  ---修行真知

 

科幻小说,由硬科学与软科学为依索创作的作品。

                                                                         --王草莓

 

科幻小说,关注于未来科技与社会现实,

在一个更为戏剧冲突更为矛盾激化的社会中讨论人与社会,

或者人本身创作小说。

                                                                            --天子守国门

 

科幻小说,以已知科技预设出人类可能遭遇的磨难,

以及自我救赎中重生的预想创作。

                                                                               --Maria

 

科幻小说,高大上的说,科幻是一种理性的信仰,

其实我只是喜欢对轰、枪炮、爆炸、战舰、星辰大海

 这些俗气的东西。

                                                                                 ---凤凰

 

 

其实科幻确实无法有一个很标准的形式或标准,他更多的是在探讨,探讨人类文明以及人类文明以外的有可能存在的文明。就像《先锋》中,对地球,火星,木星,月球,甚至更远更广阔未知的探索。不得不说,我看《羊毛战纪》时,也未曾有过这样的震撼,那么我来说说这部深深撼动我的作品,到底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一.《先锋》营造出怎样一个新的世界

 

任谁都不会想到,地球人差点毁在了一颗种子的手里,而我们常常挂在嘴边的,那些自鸣得意的创造发明,在神秘的外星文明面前被秒的渣都不剩。这个在作者笔下孕育而生的强大敌人之一,就是‘希德。’

 

‘希德’简单来说就是没有感觉,感情,思考的外星植物。它只会以植物天性里的争夺与微弱的意识,争夺是为了生存,意识是用来自我保护,就想是我们电脑运用的保护程序,有木马就清理,有缓存垃圾就格式化。‘希德’如果意识到来自外界的攻击或不明意图,它都会立马自我保护。

 

   ‘希德’所释放的黑暗力量能够抑制人类的生存形态,空气里的粒子到达一定数量后,我们就会停止,也就意味着死亡。这里,是故事第一个让我觉得惊艳的地方。它不是像哥斯拉那样,把人大卸八块,也不是像异形那样寄生人体。它的恐怖在于悄无声息,当你被禁止的那一瞬间,没有痛苦,甚至没有知觉。不知道为什么,一股恐惧从心里渗了出来。

     这种心理很奇怪,就像小时候同小伙伴一起讲鬼故事,越害怕越想听。当地球人一脸懵比的猜不透‘希德’到底是何方神圣的时候,人家已经火速占领火星与月球了。于是,地球人总算愿意摒弃成见,共同御敌。

 

    这就是作者脑洞的入口,整个过程滴水不漏,在看似平淡的故事推进中,他用紧凑的剧情牢牢锁住了我的视线,以及思维,我觉得能抓住读者视线,就已经成功了一半。

这也仅仅是《先锋》这个新世界的入口,从这里进去后,你会看到一个极为广阔的天地,比如人类将要进入一个足以颠倒我们三观五常的新世界。

在那里,我们会转为数据化,在那里会有自带大气层的宇宙飞船,而飞船竟然比太阳的尺寸还要大。简直就是一个可以在宇宙中横行的地球。

在那里还有无人驾驶的机器人战舰,可以自助运行,其自身散发的光束以及自身上的引力波可以传到地球。

在那里人类终于有了一个靠谱的队友,太阳系舰队,以及一场千年不遇的星球迁移。

总之,作者笔下的新世界,已经成功瓦解掉了寻常,剩下的又全都不正常,读者只能是在故事中越陷越深,越走越远了。

 

其实单单从字面上来讲,我们就能够猜想到“科幻”与其他类型小说的不同。

它是完全屏弃那些我们熟悉的东西,将我们的想象力扩大,扩大,然后再扩大,以至发挥到极至,可以创造一个我们从来未曾见过的,甚至是想到过的全新的世界。

《先锋》作者在故事塑造上,无可挑剔,他将硬性科技知识点包装在故事的发展情节中,用很多我们常接触且共通的事物或行为过滤掉那些难以理解的盲点,让作品变得通篇可读,这样为读者着想的作者,我大大给赞,她是真的想讲故事且希望听故事的能真正听懂的作者。

 

从作者的创作与态度中我看到:所谓的艺术都来源于生活,同时艺术又是高于生活的。我们笔下的东西无一不是以生活中的东西为原型构作出来的,经过想象力这一最高的形式,构造出一个又一个故事,塑造一个又一个人物,创造出一部又一部全新的作品。

 

 

二,细腻情感堆积出故事灵魂

 

如果硬要我说男女作者在创作上的区别的话,我想只有在情感描绘上会看出区别。当然,这样的区别并没有好坏之说,单单只是性别特性的使然。

《先锋》是我在八站看过的书中,唯一一本故事情节抛物线不大,但情感波动活跃的书。挺难形容这种感觉得,故事里并没有任何血腥,凄惨,虐杀的情节。更多的是对孤寂的渲染,浩瀚银河中,孤立无援,四周死寂,除了自己再无其他生物的景象出现过很多次。可我却总觉得自己的心满满的,沉甸甸的。

 

 

作者喜欢将作品中角色的情感一层一层的堆积,直到迎来他们各自的爆点,就像之前书评中提到过保罗,还有始终坚持自我的云端。可《先锋》让我第二个惊艳的地方,却是作者诠释出的‘维克多.莫兰’以及‘林青’同样疯狂中的不同心理折射。

 

有一种人,你看不起他的作为,却无法否认他比自己勇敢。

 

越是绝境,越亢奋的维克多.莫兰

 

他是保罗的儿子,却和保罗有着截然不同的性格,也就形成了截然不同的人生。作者让莫兰的出场很张扬,一是吸引读者的注意,二是为后续塑造做了一个先抑的铺垫,也就是角色渲染的第一层。那段慷慨激昂甚至疯狂的演讲,就是作者对莫兰这个角色,由浅置深刻画的第一步。他那看似天方夜谭的大船计划乍看下似乎显得他轻佻,浮夸。可是,后文中,新世界里那比太阳还大的船出现的时候,你在回想莫兰出场的这一幕,他的话还会是天方夜谭吗?

 

莫兰是一个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结合的个体,他勇于天马行空的想象并毫不迟疑的尝试让其实现,否则就不会有可以远征反击的逆天飞船。如果说保罗是一个忠于规则,注重数据的仪器,那么,莫兰就是一台不管过程,只论输赢的游戏机。只要结果是好的,过程中怎么牺牲都不在乎。

 

作者让莫兰的第二次出场很模糊。在两架远征飞船彼此追赶的那一幕,颇为精彩。

莫兰在作者笔下那种近乎病态的兴奋,疯狂,以及平时行事时的强势独断,成功挖好一坑,至少我一度认为,莫兰真的叛变了。或者,从我的视角分析,我们终究还是喜欢以貌取人,可有时候,我们的眼睛才是最易被骗的缺口。

 

作者成功的将读者对莫兰的好奇晋升成了怀疑与责备。直到远征飞船面临生死存亡时,直到众人面对生死抉择时,作者终于将他的光环点亮,成功反转洗白,迎来这个角色在最高点的绽放与传递

 

传递作者通过莫兰表达的一些东西,准确的说,是作者通过对莫兰阶段性塑造后,等着读者自己与他发生化学反应,好坏她控制不了,但如果读者因为这个角色而有所思考,那么她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这个地球上有60亿的人口,中国占去了4分之1。可是,越来越多的个体正在被庸庸碌碌,麻木冷漠所同化。其直接影响便是层出不穷且日渐激增的病态心理的出现。人类就像走进了一个伤害,防备,冷漠,孤寂的死胡同。很难想象如果有一天我们真的遭遇毁灭性的伤害时,能够同莫兰一样热血的人,能有几个。

 

常常会听见这样的声音:要么抱怨国家制度的不公平,社保体系的不完整,一边骂骂咧咧数落别人欺压弱势群体,一边却以取笑,苛责比自己更弱势的群体,来治愈自己内心的严重失调。可我很想知道,除了这些,你对这个社会又做过些什么呢?如果你想在这个世界获取温暖,请记得先给予爱。爱,才是勇气的动力。

莫兰在远征时所表现出的那种无谓与勇敢就像是一颗子弹,正中我的心脏,我觉得自己的血液开始发热,我们这个时代,多么需要这样的英雄,他能唤醒我们爱的本能,而不是冷漠。

 

不想做英雄,更不想成为活着的人嘴里的英雄。林青

 

单从题目来看,似乎有些负能量啊,可这就是人性真实的一面。你可以不喜欢,但无法否认让真真实实的存在着。

 

我们生活的周遭就跟《先锋》里的现实一样。寄生在这个星球上的我们,变得越来越麻木。钢筋水泥堆砌的文明,颠覆着整个世界,道德,价值,感情。我们更像是被圈养的动物,而不是有智慧,灵魂的高等物种。

大家似乎都习惯了对他人的需索无度,也习惯了自己待人的冷酷无情,妄想别人始终忠诚,自己却难感安全自足。城池变得更繁华不具任何意义,填不满这些拖着空壳游荡的动物,我们不停重复互相伤害又相互治愈把戏,薄情,冷血的物种。

 

林青震撼我的,正是他临死前的歇斯底里,对自我的真实的释放。或许是我个人对这一点特别敏感,所以面对赤裸的林青时,我是喜欢这个角色的。文中有一处细节是这样说的,从昏迷中的陆川醒来后,看到了石化的林青,直到一次月震后,他才恢复了行为。

 

这是林青在思考抉择自己生死前的一个行为描写,也是对后来林青爆发的一个韵量。在这个时间内他在思考,到底是要牺牲自己,还是在自己死后,再拉上全人类垫背。当在面对选者用怎样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时,需要鼓起多大的勇气,这是一个很难的抉择。当林青放弃家人选择牺牲时,我想是出于人性本善吧,因为我始终相信人性本善,只是我们很多时候会迷失那个善良的自己。

 

 

 

这一段的尾声,陆川与林青的对话也让我深思,当林青向陆川叫嚣着绝望的时候,那些因为他的牺牲而得救的人,是这么说的:“别说了,林青,你是个英雄!”沉默了良久的地控终于在陆川的错愕与疑惑中加入了信道:“你做出了你的选择,整个人类都会记住你为我们做出的贡献的。”

 

“老子根本就他妈不是做英雄的料,老子怕的要死你们知道吗?天杀的EDC,天杀的人类!为什么会轮到我,我的老婆孩子在等我回家!”

我的心变得有些沉,想着自己看过的那些冷漠,那些败坏,任谁也会有所迟疑吧,

 

我会迟疑是因为我会问自己,这样牺牲到底是为了谁,为了一些什么样的人。如果说是那些为了一己私欲就贩卖婴幼儿疫苗的人,我要不要救?如果说是那些因为大权在握便罔顾法纪,因贪一时方便便毁掉整个天津港的人,我要不要救?但,想想那些牙牙学语的孩子,意气风发的学子,保家卫国的军人,答案是肯定的,要救,必须救。可即便如此,我仍会觉得死有不甘,让人觉得自己的牺牲不值得。

 

林青的那句话,就是大多数人遇到问题后的真实反应,谁TMD想当英雄,活着时也不见得被多少人记住,更何况是死了,不到万不得已,还是保命为上。这也就是为什么英雄总是少数的原因吧。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开始为自己的心建筑起了厚厚的心墙,宅在那座墙的后面,鲜少走出来,也不轻易让别人进去,似乎这样我们才能感受到安全。

 

若是在几千年前,人们会为一个朋友的生辰或嫁娶,又或者是金榜题名,赶上数十天的路,翻山越岭不辞辛劳。可如今,天上飞的,水里游的,路上跑的,应有尽有,可屁大点事都能成为大家不见面的理由,一个个都说忙,总说忙。理解,绝对的理解,只是怎么觉得没什么意思,这样的想法,这样的人,没什么意思。更找不到为此牺牲的理由。

 

我想,若有一天人类真的灭亡,必定是毁于自身的薄凉.

 

 

三.比故事本身有价值的是传递

 

我们说回这颗叫做希德的种子,这个强悍外星文明中的冰山一角。说到希德,此刻我再回头看他,觉得它意义非凡。它不仅仅是一个包涵各种新奇科技元素的生物,它象征着一个也许我们这一辈子都无法触及的科技领域,更直白的说,我们人类最理想化的科技领域。

早些年,没有水果牌手机的时候,我喜欢‘小诺’手机的一段广告语,‘科技以人为本’。因为这句话,我认同了所有的科技发展,都是为了更好的服务人类,当然,对于人类这强势的种族,必须对科技有着绝对的控制权,不过宗旨绝对是能有多省力,就多省力。

 

希德的工作原理正好符合我们对科技的所有幻想。无人操控,自助选择,自助制作,遇到威胁自我防护,再自行完成威胁湮灭,以及永不认输的还击。等等等,这一切的一切归功于作者的强大设定,它特质很人类。不过这些只是作者用来包裹自己传递主旨的华丽外衣。这件外衣可以是战争,科幻等等……它承载着故事的核心,以及作者自身思想传递的主旨。

 

当希德因为地球对自己实行了核攻击后,它怒了。一言不合就开始投石,发疯的希德根本停不下来,我却从它不断的回击中看到了很多人已经丧失掉的精神-------【坚持】。

最容易做的决定是放弃,最难遵守的约定是坚持。

 

当在每个地方或群体中,无法获得存在感的时候,很多人选择了放弃。当无法平衡自身的付出与收获的时候,很多人会选择放弃。当越来越多的人已朝自己的目标走了99步,却没有到达预期终点的时候,很多人选择放弃。如果说,只有放弃也就罢了,可人的劣根性在于,自己得不到,也不想别人得到。

别急着否认或对号入座,我只是就身边每天发生的常态,如实提告罢了。

 

这个世界永远都是这样,任何事成功与否的标准就在那里,是否成功的决定权却在我们自己手里。没有完全公平的标准,比赛也分主场,客场不是吗?能做的,就是当一个不断缩短自己与标准距离的人。有一天你会发现,当你在愤愤不平标准的时候,比你差的人已经越过你,走进了标示成功的圈子。也许在你看来,他的学识,见识,什么都不如你,因此你会更愤恨,但这已无法改变对方已然成功的结果,没别的,只因为他比你更坚持,更有信念,也更适应。

 

 

其实,我们每一个人的心里,都有一颗叫做希德的种子,只是因为每个人对种子施不同的肥料,于是变有了无数颗不同果实。你的心是什么样的,你的果子就是怎么样的。你心中孕育希望,希德就开出娇艳的希德之花,结出唯美的希德之果。你的心充斥着黑暗,希德就会长出荆棘,当别人想要拥抱你的时候,尖锐会同时割伤两个人。你心中报有信念,希德就耸立出向日葵,永远拥抱阳光。所以,你的心怎样,你的世界便是怎样。

 

 

说实在的,站在科技的角度,对于我这种懵妹而言,并不一个真正的科幻迷,我是个伪的。可我却十分爱看这个类型的作品,电影或小说都一样。同时在我看来这类小说的创作难度颇大,难在严密的布局,专业知识涵盖的广阔,创作者自身的觉悟。

《先锋》中科技的部分,我自觉无法表达出作者作品中的那份专业,比起科技,我更感兴趣的,是看人类如何从垂死边缘到绝地反击再到最终胜利的过程。因为在那个过程中,或显现出很多闪光的东西。仿佛漆黑隧道中直直透进的光,让人本能的想要靠近,这是人类基于本能对信念的追寻。

 

一部好的作品,绝对看不到创作者对万事万物的各种感慨,因为这些是留给读者的,他们要做的只是围绕自己想要表述的中心,去做出各种各样的设定,再让这些设定自行碰撞后产生火花。可无论你怎么创作,只要记住一点,那就只生为作者的职责。当你决定写小说的那一刻起,就应该意识到自己的文字具备影响力,无论你是否出名。名气只是决定了你影响力的覆盖率,不能否掉会对他人构成影响的判断。如果你没有这样的觉悟,那么你写的小说也就不具备意义,不具备意义的小说,便有成形的必要。

 

每一次读到好的文字,我都会回以感恩之心,因为受益良多,且无所价。也会因此兴奋不已。如果说,正在假期中的你不想顶着烈日四处游窜的话,不防点开8站的APP和我一起畅游浩瀚宇宙,我们一起追着光看见太阳,走近《先锋》走进‘未来’。

 

 

 

分享至:
31条回复
1

论先锋中的人性?

论先锋中的人性?

2264
18
5
10
2

【灰色格调】先锋完结评

【灰色格调】先锋完结评

2186
7
0
10
3

【神州道蕴圩】世间罪,莫过于三者,一曰弱...

【神州道蕴圩】世间罪,莫过于三者,一曰弱...

1862
85
20
34
4

【先锋】把波澜掷给大海,把无垠还诸苍穹。

【先锋】把波澜掷给大海,把无垠还诸苍穹。

1826
106
30
44
5

也许,我不是一个老司机

也许,我不是一个老司机

1660
18
0
14
1

《老王修仙记》第一章评测——恶搞无罪!ku...

《老王修仙记》第一章评测——恶搞无罪!ku...

871
7
0
7
2

这是我见过最搞笑,最欢乐的小说了,没有之...

这是我见过最搞笑,最欢乐的小说了,没有之...

1003
9
5
7
3

挺有新意的作品,游戏+科幻+幻想,多元素化...

挺有新意的作品,游戏+科幻+幻想,多元素化...

1520
4
0
6
4

果然是不正常的小说,太好笑了!

果然是不正常的小说,太好笑了!

1031
18
0
24
5

古墓奇兵又一佳作

古墓奇兵又一佳作

1255
10
5
11